賴振元
-
70
-
232017-03-22一個時代的建設,是不是禁得起檢驗,在當下,人們未必能清楚分辨。二十年前,台灣廣設大學和科學園區,被視為政治正確。但是二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看到了科學園區的空洞化,大學面臨了少子化而可能關閉的後果。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鐵路建設上。交通部所提出的振興計畫中,從桃園到高雄五個台鐵改建案,讓鐵路從平面改成高架化,或是地下化。但是這樣的改建案,到底能增加多少運輸動能,值得討論。
其中部分地區的改建案,還涉及徵收民地、都市開發等問題,引發不少爭議。如果只是單純地將鐵路從平面移除,而沒有城市交通的整體規劃,那麼現在流行的台鐵改建案,在二十年後,恐怕也會淪為空泛無效益的建設。
第422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 -
42017-03-22
-
82017-03-22學齡前的小朋友要去托兒所,那麼家裡和孩子般一樣需要陪伴照顧的長輩有沒有一個讓他們感覺舒適開心的地方呢?法律規定六歲以下的兒童不能單獨在家,但是我們卻忽略了,年事已高的長輩,獨自在家也可能發生危險。
大部分家庭,白天的時間,家中成員在外上班上課,長者多半自己在家,長期下來,缺乏互動的狀況下,導致身心退化,值得注意的是身心退化是一個模糊漸進的過程,多數家人不易察覺。
等到發覺不對勁,長輩可能已經退化到一定的程度。如何延緩老化,成了銀髮族的重要課題。托老園的設計概念來自幼兒園,白天長輩在這裡,有專業人員照料,還有專為他們設計的各項課程, 增加社交功能,延緩退化。來看這個讓銀髮族長輩們重拾笑容的爺奶托老園。
第417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 -
42015-09-14
-
32015-08-18接下來我們要帶您到城市的邊緣,看看街友,遊民或者他們現在稱自己是城市寄居蟹的人們,他們的生活。這幾年不時聽到遊民遭到潑水、強光照射等驅趕手段。這些作法,不但無助於解決遊民問題,更加深了社會的對立,而這些對立,多半來自於不瞭解甚至是誤解。
其實遊民面臨的生存挑戰,是讓他們難以擺脫漂泊命運的最主要原因。像是他們最常做的工作就是發傳單、出陣頭,但是這些工作不固定,又長期存在著剝削結構。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民間組織,長期關注遊民議題,他們試著以不同的方式,邀請遊民參與攝影班,讓他們以影像,和這個社會對話。或者成立工站,讓難以找工作的中高齡者,能夠選擇不同的工作模式。
第411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