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羅盛達
攝影記者
報導
羅盛達
106
司法人權
文字:尹雯慧
攝影:羅盛達
2025-02-05
【卓越大賞】印度崛起–兩個世界
印度經濟爆炸性的成長,意味著社會進步與改變的契機。根據研究,印度大約有2.29億的人口,生活在每日2.15美元的最低生活基準,也就是貧困線以下,更有超過五分之一的兒童處於貧困狀態,數量是全球最多。
另外在全球性別差距指數方面,印度在146個國家當中排名第135名,性別平權的推動幾乎是敬陪末座。保守封閉的性別偏見、受教權的被剝奪、經濟主權操控在男性手中,在在使得女性進入勞動市場困難重重,成為印度經濟發展的隱憂。
第888集
文字:
尹雯慧
/ 攝影:
羅盛達
107
全球脈動
編輯精選
文字:尹雯慧
攝影:羅盛達
2023-11-08
印度崛起 – 婆羅多的新生
說到印度南方的科技大城–班加羅爾,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它「印度矽谷」的響亮稱號。它被牛津經濟學院預測,從現在到2030年,將是全球發展最快速的城市,無論在資訊、綠能、汽機車、會展、新創等產業領域發展,都具有領導性地位,吸引許多國際企業以及印度國內公司,到此設廠投資,看中的就是高素質的年輕專業技術人才。其中,也包含跨國經營的台商企業。
面對這個語言文化及法規政策上,和台灣有著巨大差異的機會之地,究竟有什麼魅力?又有哪些挑戰?印度的經貿發展,同時帶動語言人才的需求,中文教學市場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第826集
文字:
尹雯慧
/ 攝影:
羅盛達
91
編輯精選
文字:尹雯慧
攝影:羅盛達
2023-11-08
印度崛起 – 兩個世界
印度經濟爆炸性的成長,意味著社會進步與改變的契機。不過,印度同時也存在巨大的貧富差距難題。根據「牛津貧困與人類發展倡議」2021年的報告,以每日2.15美元為最低生活基準,印度大約有2.29億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超過五分之一的兒童處於貧困狀態,數量冠居全球。
此外,在全球性別差距指數2022年的數據顯示,印度在146個國家中,排名第135名。性別平權的推動,幾乎敬陪末座。保守封閉的性別偏見、受教權的被剝奪、經濟主權操控在男性手中,在在使得女性進入勞動市場,困難重重,成為印度經濟發展的隱憂。風光亮麗的發展數據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失落?
第826集
文字:
尹雯慧
/ 攝影:
羅盛達
9
政治經濟
攝影:羅盛達
2017-03-22
策馬北東協 真假金塔
這週的策馬北東協系列報導最後一集要帶您到緬甸,結束半世紀的軍事獨裁,緬甸這個曾經軟禁翁山蘇姬二十年的國家,因為天然資源豐富,僅次於越南的豐沛年輕勞動力,一度熱錢湧入,房地產高速飆漲,但剛起步的民主仍在嬰兒學步,政治動盪和基礎建設不足,讓緬甸在東協經濟圈內成為競爭力相對弱勢的國家。
就像緬甸最著名的大佛塔,黃金和寶石打造的華麗塔身下,卻住著許多貧民為求生存努力拚搏,這種社會階級和貧富的巨大落差,以及年底首次舉行的大選,都讓緬甸在迎向東協一體化的過程險象環生,挑戰不斷。
第417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
羅盛達
9
政治經濟
攝影:羅盛達
2017-03-22
策馬北東協 台商3.0
這週的策馬北東協系列報導要帶您一起來看,在東協經濟圈崛起下的台灣及台商的新定位,在我們採訪的過程中,很多東南亞的台商們都說,台灣的年輕人到那兒去了?
當年他們拿著一只皮箱四處闖天下,現在小有成績回頭一看,卻找不到接班的下一代,台灣的年輕人與其坐困22K,或許應該找回父執輩創業的勇氣和遠見,邁向東協的新市場,而台灣政府在這一波區域經濟整合的潮流中,其實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跳脫亞洲離島思維,胸懷世界的思考產業政策,才是避免被邊緣化的關鍵 。
第416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
羅盛達
39
政治經濟
系列報導:奧地利利他推手
攝影:羅盛達
2015-09-22
策馬北東協 翻轉邊境
今天的策馬北東協系列報導,我們要帶您來看看東協經濟圈的崛起,帶來東南亞各國許多不同層面的改變,其中衝突最多,龍蛇雜處的國與國邊界地區。
以往都是敏感的軍事重鎮,甚至成了販毒走私最猖獗的地方,不過現在中南半島的北東協各國,大家都高舉化戰場為商場的大旗,首要目標是全力拚經濟,各國邊境因為交通戰略位置,反而成了國和國之間流動能量的爆發點,以往總是披上神秘面紗的邊境,現在成了最夯的經濟特區。
第415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
羅盛達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