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婁雅君
文字記者
報導
婁雅君
68
科學新知
文字:婁雅君
2023-02-22
工作犬的心理照顧
這次土敘地震,台灣派出搜救隊協助找尋生還者。其中搜救犬坐貨艙,以及咬雞腿事件,引發大眾關注牠們的福利問題。去年二月,獨立特派員就製作過專題,探討工作犬的心理照顧,影片中的Emma就是這次咬雞腿事件的主角。
牠從土耳其回來之後,立即參加IRO國際搜救犬的考試,通過了高級瓦礫搜救犬的認證。Emma是如何從一隻容易受到驚嚇的狗,轉變成為一隻在搜救過程中,展現自信的狗。這和牠的領犬員,願意在工作訓練之外,關注犬隻的身心健康有關,這也是一切訓練的基礎。
第789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劉建邦
65
公共安全
文字:婁雅君
攝影:袁宏書
2022-04-20
比特犬禁養後
4月初,又傳出比特犬攻擊女童事件,農委會公告自今年3月1日起,禁止輸入和繁殖比特犬,到明年2月底為緩衝期。
美國和歐洲在1990年代推出品種特定立法,也就是禁止飼養和繁殖特定品種動物。但是到了2021年,美國有96%的城市已經不用這項法案,因為在2010年美國有多項研究指出,禁養特定品種的犬隻,無法降低攻擊事件,而是飼主應預防犬隻攻擊才是正道。
農委會在109年就開始預告禁養比特犬,各地陸續傳出棄養潮,也衍生出收容所後續照養負擔和動物福利等相關問題。
第746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袁宏書
68
科學新知
文字:婁雅君
2022-02-16
工作犬的心理照顧
許多災難現場、港口海關都能看見工作犬的身影,牠們擔負起救災、邊境檢疫的重要工作。這些訓練有素的狗,平日要承受高強度的專業訓練,相對的身心壓力也不小。
近年來,許多單位開始關注牠們的心理健康,希望狗狗能夠樂在工作,而非在壓力下不得不工作。動物行為與心理的訓練課程,不只協助領犬員更了解他們的工作夥伴,讓日常生活、訓練,以及執勤工作更為順利。維護工作犬的身心健康,是人類不可迴避的責任。
第737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劉建邦
72
科學新知
文字:婁雅君
攝影:羅盛達
2021-11-10
認養狗兒的一堂課
越來越多民眾把寵物當成自己的家人,不過人類對這些每天生活在一起的毛孩,可能並不了解,甚至存在著誤解,長久相處下來,可能導致動物的行為問題,造成生活上的困擾。例如不當地吠叫、散步暴衝,嚴重的甚至會發生咬人的攻擊事件。多數飼主喜歡用自己的方法來教狗,但是牠們看得懂、學得會嗎?飼主又看得懂狗狗在說話嗎?
第724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羅盛達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