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婁雅君
文字記者
報導
婁雅君
84
醫療公衛
文字:婁雅君
2023-10-11
護理為何出走
今年上半年,出現了護理人員的離職潮。為什麼走過最艱困的三年疫情,解封之後,反倒讓他們選擇出走?行政院在九月底通過一項和護理人員有關的計畫,將研議三班護病比入法,並預計明年提供400到1000元的夜班獎勵金。這樣的政策是否奏效,仍不得而知。
台灣的護理人員,平均工作年資只有6.5年,和日本的15年相比,連一半都不到。台灣的醫療現場,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讓資深的人選擇離開,新人也留不住?在少子化的浪潮下,如何留住並找回護理師,是當務之急。否則醫院少了基層人員,被迫關床,將是全民皆輸的局面。
第822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劉建邦
74
醫療公衛
文字:婁雅君
2021-05-26
當病毒進入社區
台灣在本土案例迅速竄升之後,正式進入疫情大流行階段。一直以來採取的邊境管制、入境檢疫的措施,為何在這波疫情中失守?英國變種病毒有哪些特性,防疫上有哪些困難?透過第一線的疫調過程,可以發現這支病毒的傳播樣態。
在這波疫情初期,彰化縣也一度陷入疫情升溫的危險當中,他們是如何透過疫調和不同於以往的防疫作為,初步緩解了緊張態勢。當病毒已經進入台灣社區,我們的防疫作為和監測系統又該如何調整。
第700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鄭凱文
63
司法人權
文字:婁雅君
2021-01-06
染SARS的人權
武漢肺炎疫情,因為變種病毒株讓大家再度繃緊神經,防疫措施也更緊縮嚴格。不過防疫與人權的界線到底在哪裡,也引發許多討論。
許多人拿2003年的SARS比較,在防疫作為上,已經進步許多。對比當年為了防止疫情擴散,和平醫院突然封院,讓一千多人被迫集中隔離的措施,如今看來相當不可思議。十七年過去了,被隔離的上千人,有人沒能活著走出醫院,有人染疫,後遺症伴隨一生。也有人失去了工作,背負著罵名。當時四位被迫隔離的醫院員工,認為這是一起大規模的人權侵害事件,他們向國家人權委員會陳情,要求查明受害事實,給予賠償。
第680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許中熹
54
文字:婁雅君
2019-08-07
偏鄉牙醫路難行
牙科診所在都市幾乎隨處可見,而且可以提供民眾各式各樣的醫療需求。一般的醫病比,大約是一比一千,但是在偏遠地區,一比一萬,都不誇張。在幅員廣大的南投縣山區,甚至有無牙醫鄉,居民一旦牙齒有狀況,還得開上一個小時的車程,才能看病。八年前,南投縣牙醫師公會組成巡迴醫療團,到各學校和社區進行看診服務,這幾年成效不錯,大大降低了學童的齲齒率,但是醫療團卻面臨醫師人力不足和高齡化的隱憂。
第608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李金龍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