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萬真彣
文字記者
報導
萬真彣
101
社福弱勢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4-12-18
愛說話的眼睛
重度肢體障礙的孩子,大多伴隨語言障礙,沒有口語說話的能力。他們喜歡什麼、想要什麼,沒人知道。但現在台灣有一群老師,讓重症孩子們可以透過眼動輔具說話。孩子們用眼睛看著螢幕,螢幕下方的儀器會追蹤眼球動向,就可以操作電腦、打字與他人溝通,甚至還可以上網自主學習,讓這群孩子有翻轉人生、決定自己命運的機會。不過目前眼動課程的資源和師資都不足,身障平權這條路,還需要更多人同行。
第882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77
司法人權
系列報導:2024請問總統系列報導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3-11-29
2024請問總統 – 我們要身心障立委
全台的身心障礙者120萬人,連帶家屬及照顧者有近500萬,也就是說台灣將近四分之一人口的生活,都可能受到身心障礙者相關政策的影響。過去,台灣曾經有徐中雄、鄭龍水、王榮璋和楊玉欣這幾位身心障立委,他們為障礙者權益和相關法令的制定貢獻不少。不過現在的第十屆立法委員,卻沒有身心障立委,席次掛零。
尤其新冠肺炎疫情過後,障礙者面臨照顧不足、貧窮等風險。問題不斷增加,卻沒有能感同身受的身心障立委來幫他們發聲,相關議題不但常被忽略,甚至還可能產生錯誤的決策。大選將近,身心障礙團體極力倡議能讓身心障礙者立委進入國會,來看獨立特派員的報導。
第829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71
社福弱勢
系列報導:精障者易受歧視,各方支援就業之路!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3-08-16
精障就業之路
工作,是自我實現或在社會立足,很重要的方式。但有精神障礙的人,在求職路上卻比一般人來得困難重重。原因大半來自社會偏見引起就業歧視,導致雇主對於錄取精障者有所疑慮,擔心他們的能力及穩定性,甚至認為他們無法勝任工作。
事實上,很多精障者可以與症狀共處,他們透過訓練累積經驗後,不但能穩定發揮他們的工作能力,還能成為職場上的好幫手。獨立特派員記者帶您來看幾位精神障礙的朋友,他們透過庇護工場、機構和學校的協助,一樣能融入社區,踏穩就業之路。
第814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75
社福弱勢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1-06-16
當我們同在疫起
疫情三級警戒期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國人,儘量在家不要出門,也讓大家過了一個和往年不同的端午佳節,近來街上也因此顯得冷清。
不過這一波疫情升溫,受到最大衝擊的還有許多弱勢族群。沒有住所的街友,成天暴露在戶外,讓不少人擔心,他們會不會成為防疫破口呢?而之前發生獨居老人在家中死亡後,才被確診罹患武漢肺炎的事件,又該怎麼做,才能避免憾事再發生?另外,嚴峻的疫情對身心障礙人士來說,增加了哪些生活上的困難?
第703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63
司法人權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0-04-01
投保,無障礙?
身障人士因為狀況特殊,在投保時常被額外要求要體檢、加保費等事項,諸多限制的門檻,讓他們常碰保險公司的軟釘子,成為保險孤兒。
評估目前商業保險市場,身障者投保醫療險或失能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意外險則要根據身體狀況而定。尤其,視力障礙或是肢體障礙者,被拒保的機率非常高,即使核保過關,意外險的保額也被拉得很低。
根據統計,全台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共117.4萬人,占全台總人口的5%。壽險公會也指出,2019年壽險業承保身心障礙者,比2018年成長了超過10%,投保成功率依舊明顯偏低。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不公平的狀況,又該如何改善呢?
第640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