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鄭仲宏
攝影記者
報導
鄭仲宏
53
人物故事
攝影:鄭仲宏
2018-10-08
丹麥失智共照
台灣在急性醫療累積了很多經驗,可是失智照顧過去相對經驗不足,這種不可逆也不能靠吃藥完全控制的疾病,得靠大家相互支持。因為長期單獨照顧失智者情緒和行為,真的是非常辛苦。
在丹麥有個叫歐登賽的城市,推動失智共照發展出完備的體系,支持失智者享有安全、自主、有意義的生活,降低家屬負擔。也正是衛福部目前大力推動失智共照的願景。來看歐登賽市如何讓更多失智者與家屬安心生活。
第566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60
全球脈動
攝影:鄭仲宏
2018-03-05
建設性新聞學-丹麥公視
數位社群媒體興起,越來越多人少看電視新聞,上網或行動裝置成為重要的觀看管道。
不少傳統媒體以強化衝突、戲劇性,或者增加災難犯罪的報導來留住觀眾。這樣的策略不一定有效,卻讓新聞媒體的報導品質日益低落,丹麥公共電視對這樣的狀況感到憂心,並提出建設性新聞學的採訪製播方式,希望媒體不要只丟問題,還要能探討怎麼改善問題。這種理念引起全球許多媒體共鳴。
來看丹麥公共電視如何用新理念呈現新風貌。
第535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63
醫療公衛
系列報導:毒品成癮容易,戒治難
攝影:鄭仲宏
2017-11-13
戒治有望-丹麥篇
毒品危害不只台灣,在世界各國都被視為嚴重問題,各地都在發展不同的戒治方法。在美國,有民間戒治所提供十二階段戒治法,費用需要台幣二十萬以上。這些方法也推廣到北歐,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負擔得起。而且許多毒癮患者內心的衝突或問題,也不只是教導工作技能或表面宣導教化就可以改善。
有的戒治者甚至比輔導者都還要熟悉這些教化內容。而政府也因為重複吸毒者比率高付出很大的財政支出及社會成本。在丹麥有個民間戒治所,三十年來有一半的戒治者能夠不再吸毒,成效連政府單位都非常羨慕。他們怎麼做到的?
第520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29
青年世代
攝影:鄭仲宏
2017-03-28
技職新面貌-看見需求
教改是近年台灣重要議題。如何讓因為廣開大學之門一度斷裂的技職教育,再次像往年般紮實,重新成為培育人才的搖籃,技職教育的內容能夠真正回應社會需求,是其中關鍵的一環。
本週開始,獨立特派員推出的技職教育系列報導,將帶您檢視不同國家的技職教育,如何面對這個挑戰。
新一代技職教育除了學技術,更重視看見社會需求。同時強化溝通和行銷素養,並且讓學制更彈性,來創造學校、學生和社會的多贏。這個禮拜我們要帶您看丹麥和土耳其的足部照顧學程,去看看他們如何細膩的將人們的需求轉化到技職教育的課程及訓練中。
第471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13
醫療公衛
攝影:鄭仲宏
2017-03-23
卓越大賞─長照設計力
對照顧者來說,長照是體力與心理的雙重考驗,其實透過一些巧思設計,就能減輕許多負擔。
丹麥的安養機構,會事先研究、測試入住長輩的心理需求、還有來自不同母國文化的生活習慣等等,讓安養機構變得更人性化,老人家也更有尊嚴。
第432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15
土地環境
攝影:鄭仲宏
2017-03-23
卓越大賞─居服見習日記
北歐丹麥推行長照制度已經七十年,他們的居家服務中心,不但全年無休,而且每天可能有兩三位居家服務員,輪流去照顧同一個老人,讓家屬免去後顧之憂。
台灣的居服員訓練只有110小時,在丹麥卻要訓練14個月,而且受訓期間還有薪水可領。正因為待遇好、又尊重專業,居服員成為丹麥就業人口數一數二的熱門行業。
第432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