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
-
-
-
SystemAdmin | 2024-10-23公共安全2024 文創產業新聞報導獎系列報導:大巨蛋開唱,準備好了嗎?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大巨蛋開唱(上)場館,安全嗎?
今年國慶晚會,歌手江蕙在大巨蛋開唱,很多民眾深受感動,這是台北大巨蛋的第一場非賽事活動,之後還會辦更多演唱會。
但大巨蛋園區在台北東區的繁華都心,附近被商辦大樓包圍,更是全球獨有的下沉式建築,草皮層位於地下10.5公尺深,興建過程引發許多公共安全疑慮,至今都還沒完全釋疑。原本辦比賽時,頂多4萬民眾入場,未來開演唱會,將增加到5萬5千人,場館的安全禁得起考驗嗎?
第874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115 -
-
AdminAdmin | 2024-08-28政治經濟文字:廖怡芬
中山商圈 爭議中
你去過台北捷運中山站附近、赤峰街一帶嗎?這個新興的中山商圈,在復古的街區中,集結各種特色餐飲、服飾、雜貨店,吸引許多年輕人,甚至被列入2023年「全球最酷的40個街區」!
不過商圈最近陷入爭議,因為從4月開始,巷弄內上百家店,陸陸續續收到公文,檢舉他們違反《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有的在住宅區,不能開餐廳;有的店即使在商業區,也不符合路寬八米,餐飲業只能設在一樓及地下一樓的限制。如果沒有在兩個月內改善,恐怕會面臨停業的命運。
在地店家為此成立了自救會,希望能爭取暫緩裁罰,台北市府也提供緩衝機制。一起來看看都市計畫法規與現代商業發展的衝突。
第866集
文字:廖怡芬 / 攝影:王興中x 98 -
AdminAdmin | 2024-07-03土地環境系列報導:拚觀光與環境保育的拔河文字:婁雅君
北投溫泉怎麼了
說起北投,很多人會立刻聯想到溫泉,這裡的泉質是台灣少見的酸性溫泉,地熱谷的青磺泉酸鹼值不到2,白磺泉的pH值大約3到5。
當泡湯風氣越來越盛行,大家想過嗎?這些酸性溫泉廢水,會排放到哪裡去呢?北投主要的河川,南磺溪和磺港溪,正在無時無刻地承載著這些溫泉廢水。
南磺溪也是關渡平原的灌溉水來源,從清朝時代開始供應農業用水,到了2018年就因為水質酸化,再也無法灌溉使用。這幾年學術團體開始在兩條溪進行研究,也發現河川酸化,改變了物種。環保團體在今年初向總統建言,要求中央到地方的主管機關,應該要改善酸性溫泉水破壞生態的現況。
第859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袁宏書x 81 -
-
AdminAdmin | 2023-09-27公共安全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大直工安事件之後
基泰建設在台北大直街的新建案「基泰大直」,因為地下室開挖不慎,造成底層支撐的連續壁折斷破裂,民宅傾斜塌陷。雖然無人傷亡,但坍塌的民宅和工地周圍,已成斷垣殘壁,災情彷彿強震過後。
就在各界推測這起事件發生原因的同時,監測報告數字曝光,顯示「部分監測儀器已超出警戒值」,但基泰卻沒有做任何積極處置,照常大規模開挖,才釀成這起重大工安事故。
到底基泰建設施工過程,忽略了那些關鍵環節,才造成今天的後果?而工安事件頻傳的台灣,可以怎麼做,讓民眾減少暴露在風險之中呢?
第820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84 -
-
AdminAdmin | 2022-03-23土地環境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基隆捷運開去哪
行政院拍板基隆捷運,將投入425億,興建從南港到八堵的中運量捷運,全長16.5公里,設置13個車站,目標要在2032年4月完工。
等了20年,基隆人終於等到一條捷運,不過我們實際走訪基隆,每天通勤台北的民眾,對於新捷運的搭乘意願都很低。主要原因是捷運第一期路網只蓋到八堵,要到基隆市區還得轉車,轉乘路線也問題重重。而學者更預估,沿線的人口、經濟規模都不足以支撐一條捷運。在大部分路線都跟台鐵平行的狀況下,未來不但給跟台鐵搶旅客、還將面臨嚴重虧損的命運。
第742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57 -
AdminAdmin | 2022-02-23政治經濟攝影:周明文
夜市生存戰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兩年多,重創台灣觀光還有餐飲業,許多商店關門,很多市場更是重新洗牌。
今年台北燈節選在士林舉辦,讓整個士林商圈和夜市又湧現滿滿人潮。其實這次台北市政府首次將燈節移到士林,就是希望透過每年燈節所帶來的四百萬人潮,能夠藉此活絡、帶動已經出現嚴重倒店潮的士林商圈。
燈前節獨立特派員記者實際走訪發現,在沒有國際觀光客之後,整個士林商圈嚴重衰退,一整排店面招租,就算假日,街上也非常冷清。
士林夜市之前有部分業者為了搶快錢,不顧品質,惡意提高價錢,鬧出不少消費糾紛。北市府希望能透過舉辦燈節活動提振商圈,不過是否能藉此扭轉民眾對士林夜市的負面形象呢?
第738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60 -
-
AdminAdmin | 2021-05-26醫療公衛攝影:周明文
抗疫戰爭下半場
現在全台灣都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雙北成了重災區,尤其近日除了每日本土確診案例激增,還有校正回歸的個案數也引發不少爭議。
而這波疫情的相關配套不足,也造成民眾恐慌以及防疫缺口,例如雙北地區的採檢站不夠,讓已經出現疑似症狀的民眾每天跑來跑去,造成很多感染風險。另外輕症確診者到底要在家等或是到加強版集中檢疫所,一度也造成民眾的疑慮。
目前雙北醫療量能緊繃加上醫療院所的群聚感染,可以說是目前防疫最大危機。台灣防疫進入下半場,我們能不能守住這段關鍵期,安然度過, 現在的每一步作戰計畫都至為關鍵。
第70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