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
-
-
AdminAdmin | 2023-12-06政治經濟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台積電德國廠的挑戰
疫情全球晶片荒,各國都積極希望能發展自己的晶圓廠,確保晶片供應。台積電最近就接連宣布三個海外設廠計畫,分別是美國亞利桑那州、日本熊本及德國德勒斯登。
但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面臨缺工問題,當地工會起身抗議,美國廠的量產時間被迫延後一年。德國最近又傳出,憲法法庭裁定聯邦政府預算挪用違憲,導致可能影響台積電50億歐元的設廠補貼。儘管德國總理蕭茲出面承諾,會儘快找到解決方式,全力支持設廠,但還是成為台積電德國廠的一項變數。
獨立特派員實地前往德國一趟,看看為什麼台積電歐洲廠,會選擇在德勒斯登設廠?這裡的投資環境如何?未來會不會也出現跟美國一樣的缺工及工作文化差異的問題?
第830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74 -
AdminAdmin | 2023-09-27公共安全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駕照制度 台日新比一比
不曉得大家還記得自己是怎麼考到駕照的嗎?考到駕照後,真的敢上路嗎?台灣行人地獄引發熱烈討論,其中駕駛訓練、考照機制就經常被詬病。
在台灣考汽車駕照,S型、倒車入庫完全不能壓線,如同特技考試,跟實際路況有很大落差;機車則是沒有強制要求駕訓,看了考古題、簡單練習,年輕人就可以取得駕照上路。
反觀在亞洲的日本和新加坡,日本駕訓有兩個階段的規定,駕照也分成三個等級;新加坡則是必須先考過筆試,才能開始學開車,道路駕駛不但要開上高速公路,甚至還有模擬駕駛訓練。對比起來,台灣的駕駛訓練考照機制是不是太容易了呢?
第820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77 -
-
-
AdminAdmin | 2023-09-20醫療公衛攝影:袁宏書
八戶的幸福指數
日本青森縣八戶市「服務型的高齡者住宅」提供住民照護,並支援在宅的診所醫師合作。八戶市醫師會成立的居護所,相較日本其他地區的醫師會,八戶市醫師會居護所不僅成立得早,也在醫師會交流中心,建立支援設施,積極聯繫地區的在宅醫療,這是台灣少見的作法。
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日本「照顧管理師」這個角色,照顧管理師不但能協調不同職種、不同單位,如護理師、居服員等進入個案家裡照護的時間表。發生高度護理需求的緊急狀況時,照顧管理師也會協調醫師,透過撰寫看護指示書,讓護理師一個禮拜每天或一天能有幾次到病患家裡進行必要照護。照顧管理師是在宅醫療的靈魂人物,個案或家屬有任何醫療需求時,都能由照顧管理師協助。
第819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x 82 -
AdminAdmin | 2023-09-13土地環境文字:李婕綾攝影:張智龍
來去鎌倉 古都篇
一個城市經營及規劃的方向除了建設與發展,是否也有其他可能及選擇?我們要帶您到日本神奈川縣的鎌倉市,鎌倉市距離東京只有一個小時車程,與關西的奈良、京都並列日本三大古都。
十一世紀末,鎌倉是鎌倉幕府的首都,因此保留了相當多鎌倉幕府時期的寺院及古蹟;同時因為靠近湘南海岸,在昭和時期吸引許多文人、藝術家以及富裕階層前往,為日本西化過程中的和洋融合留下許多紀錄。挾著豐富的人文及自然景觀,這個人口大約只有十七萬人的小城市,每年卻可以吸引超過兩千萬的觀光人次。
第818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x 75 -
AdminAdmin | 2023-09-13醫療公衛攝影:袁宏書
小倉的使命
日本青森縣的第二大城市八戶市,65歲的以上人口,占將近3成,是一個只有23萬人口的核心城市。八戶市模式之所以引起日本跟台灣高度的關注,關鍵來自於「八戶家庭診所」的小倉和也院長。他積極建立的跨專業合作計畫「connect 8」,讓不同職種、不同專業組織透過這個平台,進行跨專業合作。
這個計畫一開始是靠小倉醫師自己出錢出力,找資訊公司合作,透過資訊公司已經開發的MeLL+平台,做一些調整跟修改之後,讓不同職種與不同專業團體,甚至是病患的資料登錄在裡面。透過平台連結,建立在地整體照顧系統,目前已經有八成五相關單位加入。
利用資通訊(ICT)技術於醫療與長照的合作,強化在地整體照顧系統,是日本政府一直鼓勵的方向。八戶市後來被選定為示範計畫中的一個城市,小倉醫師建立的模式,究竟為八戶市帶來什麼影響?又為何台灣在宅醫療界如此重視?
第818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x 71 -
AdminAdmin | 2023-09-06醫療公衛攝影:袁宏書
24小時任務
日本目前有20%的診所是屬於支援在宅的診所,理論上這樣的診所必須做到24小時的應對,讓病人晚上也可以找到醫師。但如果診所只有一位醫師,會有很大的困難。以悠翔會來說,照顧的個案有八千人,每天晚上幾乎都無可避免要出診,才能減少患者叫救護車,送醫院急診或住院的頻率。
因此,悠翔會在成立之初,就把24小時照護,訂成重要經營理念。17年來,隨著照顧人數日增,悠翔會不只成立了3個夜間值勤中心,每天晚上6點到隔天早上9點「急救診療支援小組」都有醫師輪流值。這個小組,從接到病患或家屬的電話開始到出任務,如何運作?
第817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x 67 -
AdminAdmin | 2023-08-30醫療公衛攝影:袁宏書
悠翔會的啟示
日本高齡化全球之冠,多數的日本民眾希望可以在家走完人生的旅程。如何提供一個醫老可以共生的環境,也是日本政府跟醫界一直在努力的目標。在日本被稱為第三醫療的在宅醫療,是日本政府在制定政策、法令或給付上,積極鼓勵的趨勢。
我們要帶您走進東京最大的在宅支援診所悠翔會。悠翔會從2006年成立時,只有一間診所照顧20位在宅病患,17年後已經成為東京最大的在宅支援診所,24家診所在東京圈加上離島,照顧8千多位病患,提供365天24小時的照護。
悠翔會照顧的病患,在沒有接受在宅醫療之前,每位病患一年平均要住院約41.1日,透過在宅醫療介入只需要13.1日,每人可以減少約30天的住院時間,省下約90萬的住院醫療費,8千名個案,可以省下大約72億日圓的住院醫療費。悠翔會照顧患者有的是癌症等重症患者,為了提供必要的照護,需要提供24小時的醫療體制,營運成本相對也非常高,他們怎麼做到醫老共生的目標?
第816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x 65 -
AdminAdmin | 2023-07-05青年世代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你好!我是地下偶像
說到偶像,大家可能會想到,背後由具有規模的經紀公司推動、在大眾媒體上頻頻曝光的偶像明星。但現在台灣出現了新型態的偶像文化,叫作地下偶像。
他源自於日本動漫,相對於主流的偶像,這些地下偶像的背後,沒有大經紀公司支持、沒有完美形象,依賴粉絲們陪他們一起成長,是非常親近粉絲的鄰家偶像。地下偶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本2005年問世的AKB48。
原本許多台灣粉絲,會去日本追他們喜歡的地下偶像,不過疫情期間,他們出不了國,轉而關注國內的地下偶像,使得台灣的地下偶像文化,在近三年間,百花齊放。
第808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79 -
SystemAdmin | 2023-04-19土地環境系列報導:台灣進入百年強震週期!如何防災與因攝影:袁宏書
慢快地震之謎
今年是日本關東大地震一百週年,近百年來,日本投入地震研究的能量幾乎是全球之最,2002年東京大學更首度發現了慢地震,開啟了全世界對慢地震的觀測。
什麼是慢地震?慢、快地震間的關係釐清,更是隱沒帶逆衝型巨大地震的孕震潛能分析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日本從2012年開始,年年召開慢快地震研討會,今年研討會首度移師台灣,許多日方與國際知名科學家及單位齊聚一堂。
慢地震之受到重視,主要是慢地震釋放的能量,可以等同一個規模七的地震這麼大,顯示慢地震需要好好被研究。
第797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x 73 -
AdminAdmin | 2022-03-09食品安全攝影:周明文
福食解禁
2011年日本311地震引發大海嘯造成福島核災,當時全球包含台灣,有55個國家、地區對日本食品採取管制措施。
不過在過去幾年,由各國專家學者進行的風險評估調查以及檢驗報告後,到目前為止包含美國、加拿大、紐澳等,已經有41個國家完全解除管制。另外像韓國則是禁止部分品項輸入,歐盟以部分產品必須提供輻射檢驗證明的方式有條件進口。之前只剩台灣和中國採全面禁止福島及周邊地區食品進口,今年2月8日台灣也宣布有條件解禁11年的禁令,政府以三原則、三配套把關福食。在國際貿易與食安管理,台灣如何取得平衡?
第74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