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SystemAdmin | 2025-05-07醫療公衛
波波醫師怎麽了 爭議篇
在台灣,許多人認為醫師不僅收入優渥,社會地位也很崇高。醫學系、牙醫系年年都是升大學的熱門科系,但要擠進台灣的醫學院窄門,實在非常不容易。於是一批批懷抱著醫生夢的學子,在2004年東歐國家加入歐盟後,就到波蘭、捷克、西班牙等地讀醫科、牙醫系,這些人回台執業被稱為「波波醫師」。
近幾年部分醫療糾紛,引發外界對波波醫師能力的質疑;本土醫學生及醫師,也兩度走上街頭抗議這群海外醫師的特權。到底波波醫生遠赴海外國際專班,是受什麼樣的醫學訓練?回台後的實習能否檢核他們的能力?跟著獨立特派員的鏡頭,看幾位波波醫師現身說法,以及本地醫、牙學系學生及醫師反對的原因。
第901集
x 104 -
SystemAdmin | 2025-05-07醫療公衛
波波醫師怎麽了 解方篇
醫師人數在世界許多國家都受到總額管制,其中一個目的是避免醫師太多,為了競爭業績而產生非必要的醫療。台灣就是透過限制醫學院校招生人數來做控管,醫學生每年上限1300位,牙醫系學生每年更只招收391名。
近幾年牙醫學系非常熱門,波波醫師無法考進國內的牙醫系,選擇去其他國家就讀,返台後必須通過一階國考,再參與實習,然後參加二階國考,就可以取得台灣的牙醫師執照,目前每年只開放50個實習名額給波波醫師,但有超過千人在排隊,這樣的作法公平合理嗎?
而台灣的醫院一方面控管醫師人數,一方面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還有急診,又面臨五大皆空的困境,原因是什麼?
第901集
x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