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SystemAdmin | 2018-07-02教育系列報導:台青西進之路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高教西進選擇題
《高中生的抉擇》
大學指考剛結束,又有一批高中畢業的新鮮人即將進入大學,但台灣高等教育環境卻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除了少子化生源減少,這兩年中國大陸積極向學生、教授招手,甚至祭出惠台措施,鎖定最頂尖的高教人才。
獨立特派員推出高教西進選擇題的特別報導,走訪台灣、香港、廈門及上海,深入兩岸三地的大學,從升學、就業、以及師資爭戰的不同層面,來檢視這波高教西進造成的效應及影響。
獨立特派員記者跟著高中畢業生的腳步,實地採訪台生在廈門大學的面試現場,原本要招收20人的廈門大學,卻吸引128名台灣高中生,而且幾乎都是各縣市第一志願的高材生,自掏腰包、飄洋過海參加面試。
我們一起到現場看看學子們18歲的抉擇是什麼?同時聽聽家長的心聲,也探究這波連監察院都警告教育部必須正視的西進潮,將如何影響台灣。
《學業交叉點》
當越來越多優秀的高中畢業生選擇出國,台灣的高等教育素質難免受到影響,而這群學生未來有沒有機會回台貢獻所長,也攸關台灣未來的競爭力。這些出國念書的學生畢業後會選擇在哪裡就業發展呢?他們考量的因素有哪些?
獨立特派員透過兩岸三地,七個年輕人的故事,發現選擇出外求學,除了中國大陸的學費、就學環境都具有吸引力之外,最大的原因還是看好未來的就業市場。不過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年輕人就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甚至已經向下延伸到求學階段就得實習,才可能取得職場的入場券。
第552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50 -
SystemAdmin | 2018-01-23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台青西進之路攝影:羅盛達
台青西進之路-帝都
根據中國互聯網報告指出,中國網民規模有7.3億,相當於歐洲人口總量。中國使用手機網上支付的比例更高達67%,4.7億人,互聯網和傳統產業加速融合,創造中國經濟高速發展。
尤其在北京,人才薈萃,資源集聚,互聯網更是蓬勃發展,被稱為中國矽谷,也因此特別吸引台灣青年前往尋夢。不過,在北京創業生活成本非常高,他們現在的平均房價換算台坪一坪一百多萬台幣。房價這麼高,住房和辦公成本開銷相當大,而地方政府如何協助新創公司加速成長就是他們生存的關鍵。
第529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羅盛達x 43 -
SystemAdmin | 2018-01-16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台青西進之路攝影:羅盛達
台青西進之路-背後
2014年,台灣發生太陽花學運,讓中國驚覺到台灣年輕一代與生俱來的「天然獨」與大陸的距離,因此新的對台政策從以往「三中一青」轉為「一代一線」,也就是將重點工作放在「青年一代」以及「基層一線」。在雙創政策中,大陸為台灣青年廣設創業基地,給予相當好的創業條件與優惠貸款,讓他們享有特殊待遇,試圖拉攏台灣年輕人。
然而,台灣年輕人,不管政治傾向為何,以創業來說,年輕人考慮的是市場和條件,而非意識形態。面對大陸不斷開出紅利,吸引台灣青年,在這新一波西進磁吸效應下,台灣政府要如何因應,給予年輕人更好的創業機會和環境,才不會讓我們的人才不斷流失。
第528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羅盛達x 54 -
SystemAdmin | 2018-01-09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台青西進之路攝影:羅盛達
台青西進之路-逐夢
中國龐大的人口紅利,市場商機潛力無窮,很多台商在對岸都有設廠投資。不過,以往如果沒有雄厚資本,很難在市場立足,近十年,中國經濟飛速成長,台灣有些人也選擇到中國工作。而在2015年之後,越來越多年輕人直接跑到中國創業,因為中國總理李克強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雙創政策,提供很多創業誘因,要激發年輕人的創業熱情。
在中國各地興起許多孵化器,專門協助青年創業。不只提供住宿,有專人輔導,協助創業青年建構人脈、熟悉市場。當然還提供最重要的創業資金,辦公室也免租金,直接拎包即可進駐。其中,在東莞有兩個80後的台灣醫生,他們放棄高薪,到中國創業養魚,以科學化管理,不使用抗生素的方式,協助漁民從事健康養殖,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故事。
第527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羅盛達x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