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AdminAdmin | 2024-07-24人物故事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小吃老店消失中
前陣子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行程去了哪些夜市、吃了哪些小吃,成為媒體的話題。台灣的小吃一直很受國內外觀光客的喜愛,但根據統計,台灣小吃、食品及飲料攤販,107年全台有16.3萬攤,到112年只剩12.5萬,等於5年來大減了23%。
小吃店大量消失可能有很多原因,但後繼無人是其中之一。現今消費者會要求食材、CP值,加上網路與自媒體發達,外送平台又多,都衝擊到老店的經營。時代不一樣了,老店如果要傳承?接班人要如何面對更競爭的市場環境?困境又該如何解決?
第862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106 -
AdminAdmin | 2022-08-03食品安全文字:婁雅君
蜂蜜別再混
長期以來,蜂蜜摻偽情形嚴重,坊間流傳各式各樣辨別真偽的方法,例如加水搖晃看起泡狀況,或是螞蟻吃不吃。專家說,這些都無法辨別蜂蜜的真假,甚至沒有一套科學方法可以完全檢測各種摻假的樣態。也因此,蜂蜜摻偽的情形在全世界皆然。
台灣一年約有1.2萬公噸蜂蜜的需求,但是產量卻逐年減少。2019年產量甚至不到3千公噸,進口的泰國龍眼蜜大部分補足了這個缺口。但是其中有多少誠實標示,又有多少混充台灣蜜,以比較高的價格販售呢?
農委會公告明年七月開始,只有100%的蜂蜜才能標示為純蜂蜜,為食品標示跨出了一大步,但是,相關的檢測機制卻無法因應,產地混摻的問題也難以檢驗。
第761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鄭凱文x 82 -
AdminAdmin | 2022-06-01食品安全
食安迷思與社群媒體
關於食物和食安,民眾疑問不少,迷思更多。有疑慮時在網路搜尋解答或親友們透過社群媒體轉傳的訊息,得到的往往不是正確的解答。
例如我們都要喝水,煮水看來是個簡單動作,學問卻很大,網路流傳喝了加氯的水會致癌,煮開水沸騰後再煮3-5分鐘,就能讓餘氯都消失是真的嗎?還有水中如果含有重金屬,要怎麼辨識?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蔬菜上的農藥要用食鹽、小蘇打、還是臭氧機清洗去除才能確保安全?獨立特派員特別邀請化學系教授、食安學者幫我們以科學實驗,一起來瞭解如何在生活中明辨食安迷思,破解謠言。
第752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劉建邦x 73 -
-
AdminAdmin | 2021-09-15醫療公衛攝影:袁宏書
非洲豬瘟拉警報
中秋節快到了,又是品嚐月餅和烤肉的好時節,不過最近來自非洲豬瘟疫區國家的豬肉製品,長驅直入,嚴重影響食安。
第一個破口是,農委會8月22日公布,從越南走私肉品中,檢驗出非洲豬瘟病毒陽性反應,而且不查則已,一查下去,警方從紀錄上來看,來自疫區的走私肉品,恐怕從今年三月開始,已經用偷渡的方式慢慢進入台灣。
而且破口不只越南走私肉品,也有民眾透過網路電商平台購買台灣月餅,結果發現是含有中國豬肉成分的月餅。對台灣來說,現在是危機四起的一個月,也是最關鍵的一個月,必須戰戰兢兢。
除了全國提高警覺,獨立特派員也走訪非洲豬瘟初篩實驗室,看看台灣現在對非洲豬瘟病毒的檢驗量,能否因應現在及未來的挑戰。
第716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x 71 -
AdminAdmin | 2017-08-29食品安全攝影:周明文
食在不安
立法院臨時會八月底繼續審理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案,裡面包括食安預算三億元左右。不過現在全台正深陷芬普尼毒雞蛋的食安風暴中,過去一年過期食品、雞蛋驗出戴奧辛、芬普尼等食安事件層出不窮,都讓行政院所推動的食安五環、落實源頭管理等破了功。
源頭管理或成品出現漏洞,事後的法律救濟,就有辦法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嗎?還記得幾年前混油、劣質油、黑心油連環爆的食安事件,不只消費者,連學校的團膳、營養午餐也被波及。在這一連串食用油食安事件,法律救濟成為爭取食安正義最後一道防線,包括台灣消保會與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兩大消保團體,也分別為學校與消費者提出團體訴訟。
其中,台灣消費者保護協會,除了針對大統提起團訟之外,104年更接受全國九十多所學校,二萬多名的師生教職員委託,向頂新、正義、強冠跟北海四家公司等提告,創下有史以來,最多消費者求償人數紀錄。而台北的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也為八百多位消費者提起團訟,官司一打就是二、三年,結果如何呢?
第510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x 56 -
AdminAdmin | 2017-03-27政治經濟
錙豬必較
台灣要爭取加入TPP,伴隨而來的是,是否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這個問題從總統大選辯論,到520立法院開議之後,豬農、在野黨立委,已經發動好幾波的抗爭,無論如何都要行政院長林全做出承諾。
台灣其實有進口美國豬肉,這兩年還是台灣第三大豬肉進口國,只是這些進口的美國豬肉不含瘦肉精。
使用瘦肉精可以減少約一成的生產成本,台灣的養豬成本高,若鬆綁,食安是最大問題,也將對台灣豬農競爭力造成衝擊。歷史就像一面鏡子,2012年,美國含瘦肉精牛肉要進口時,為了食安,在野的民進黨堅持反對,如今他們執政,怎麼面對這個問題?
第451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x 22 -
-
AdminAdmin | 2017-03-23食品安全攝影:鄭仲宏
麵包的原味
食安問題一直是許多民眾心中的痛,本週起我們要推出奧地利永續食安系列報導,首先帶您看的是,很多民眾喜歡吃麵包,不過從胖達人事件後,麵包裡的添加物卻讓人膽顫心驚,不久前也有中研院學者呼籲民眾要多注意吃麵包的健康問題。
麵包是歐洲包括奧地利等許多國家的主食。在奧地利,麵包就和台灣人吃好米一樣講究,許多歷史悠久的麵包店只用當地出產的麵粉,麵包成分很單純,不加糖只有鹽巴和酵母,甚至以前在奧地利要開麵包店還必須擁有一片森林,因為窯烤麵包需要很多木材做燃料。許多細節的堅持是歐洲人吃麵包卻能維持健康的祕訣。
第430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