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SystemAdmin | 2025-05-07醫療公衛
波波醫師怎麽了 爭議篇
在台灣,許多人認為醫師不僅收入優渥,社會地位也很崇高。醫學系、牙醫系年年都是升大學的熱門科系,但要擠進台灣的醫學院窄門,實在非常不容易。於是一批批懷抱著醫生夢的學子,在2004年東歐國家加入歐盟後,就到波蘭、捷克、西班牙等地讀醫科、牙醫系,這些人回台執業被稱為「波波醫師」。
近幾年部分醫療糾紛,引發外界對波波醫師能力的質疑;本土醫學生及醫師,也兩度走上街頭抗議這群海外醫師的特權。到底波波醫生遠赴海外國際專班,是受什麼樣的醫學訓練?回台後的實習能否檢核他們的能力?跟著獨立特派員的鏡頭,看幾位波波醫師現身說法,以及本地醫、牙學系學生及醫師反對的原因。
第901集
x 99 -
-
SystemAdmin | 2025-01-08社福弱勢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長照難聘物理治療師
2025年台灣的大事之一,就是邁入超高齡社會。平均每5個人,就有1個人是65歲以上的長者,長照需求以及相關機構的任務,越來越重要。
而物理治療,是長照很重要的一環,在活動能力逐漸衰退時,物理治療師能幫助長者,藉著運動或姿勢調整來促進健康。社福長照機構裡的身心障礙者,也需要物理治療師來幫忙復健或復能。
但目前現實的狀況是,長照中心的物理治療師,大多是外聘或多家合聘,因為薪資問題、缺乏升遷管道,全職專屬機構的物理治療師,非常難聘得到。這困境的背後,也反映台灣醫療與長照制度,需要更多調整。
第885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104 -
-
-
AdminAdmin | 2024-04-17醫療公衛攝影:周明文
超級細菌疫後來襲
2020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經歷一場大災難,如今疫情平緩。不過,一場被WHO視為「沉默的疫情」卻緊接而來,有研究指出,在疫情期間全球因為中重症病人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大幅提高,導致細菌增加抗藥性的機會,轉變成為超級細菌。所謂超級細菌,指的是對三種以上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細菌。
台灣疾管署監測也發現,國內加護病房,部分細菌的抗藥性比例已經高達9成。WHO向全球提出警告,超級細菌迅速變異,已經成為全球醫療緊急事件。更令人擔憂的是,目前全球抗生素研發緩慢,沒有藥廠願意投資,使得有部分超級細菌已經快無藥可醫。
而台灣的抗生素生產,大部分是以原廠藥專利期過後,再根據同成分、同劑量、同劑型所製造的學名藥為主,對於抗生素新藥的開發,需要仰賴政府政策支持。因應未知疫情及國際局勢,抗生素抗藥性等同國安問題,面對超級細菌疫後來襲,台灣該如何採取積極的行動?
第848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79 -
-
AdminAdmin | 2023-12-20政治經濟系列報導:策馬新南向攝影:周明文
南向新泰國
中美貿易戰開打已長達六年,在美國對外貿易「去中化」的影響下,全球供應鏈移轉,許多跨國企業採取中國加一的策略,也讓東南亞近幾年成為新世界工廠。尤其台商在國際布局改變,以及地緣政治影響,過去的西進,現在則把東南亞變成台商主要的海外投資地。
泰國汽車工業發達,近幾年很多台灣電子產業都已經進駐泰國卡位。除了汽車電子,醫療科技也是台泰合作重點項目。泰國觀光醫療發達,在泰國政府積極推動下,每年約有兩百萬外國遊客到泰國接受醫療服務。泰國和台灣的醫療體系也積極進行合作交流,引進多項台灣智慧醫療科技。
電子科技是台灣強項,東南亞這幾年發展快速,剛好彌補了台灣市場規模小的遺憾,因此積極開拓南向,不論是技術或人才,都有助台灣擴展市場。
第832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66 -
AdminAdmin | 2023-10-11醫療公衛文字:婁雅君
護理為何出走
今年上半年,出現了護理人員的離職潮。為什麼走過最艱困的三年疫情,解封之後,反倒讓他們選擇出走?行政院在九月底通過一項和護理人員有關的計畫,將研議三班護病比入法,並預計明年提供400到1000元的夜班獎勵金。這樣的政策是否奏效,仍不得而知。
台灣的護理人員,平均工作年資只有6.5年,和日本的15年相比,連一半都不到。台灣的醫療現場,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讓資深的人選擇離開,新人也留不住?在少子化的浪潮下,如何留住並找回護理師,是當務之急。否則醫院少了基層人員,被迫關床,將是全民皆輸的局面。
第822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劉建邦x 80 -
-
-
-
AdminAdmin | 2022-08-31司法人權攝影:袁宏書
健保資料庫的下一步
您知道自己在健保資料庫的醫療等個資,過去二十年都提供給學術等單位研究,不需要經過當事人同意嗎?
八月中旬,憲法法庭針對人權團體申請健保資料庫釋憲案,做出合憲與部分違憲的宣判。除了健保資料仍然可以繼續使用之外,健保法及其他相關法律,不符合憲法第23條法律保留原則的要求,欠缺當事人請求停止利用的相關規定,也沒有可以制衡的獨立監督機制,對個人資訊隱私權的保障不足,三年內必須修正全民健康保險法或其他相關法律,或制定專法。
其實早在十年前,民間人權團體就已經觀察到台灣的個資保護相當不足,最常被利用的就是國人的健保資料。2012年台權會等民間團體共七人,以存證信函向健保署表示,拒絕將他們的健保險資料提供目的外研究,督促政府重視個人隱私權與資訊自主權,沒想到這一步一走就是十年。
第765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x 62 -
AdminAdmin | 2021-05-26醫療公衛攝影:周明文
抗疫戰爭下半場
現在全台灣都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雙北成了重災區,尤其近日除了每日本土確診案例激增,還有校正回歸的個案數也引發不少爭議。
而這波疫情的相關配套不足,也造成民眾恐慌以及防疫缺口,例如雙北地區的採檢站不夠,讓已經出現疑似症狀的民眾每天跑來跑去,造成很多感染風險。另外輕症確診者到底要在家等或是到加強版集中檢疫所,一度也造成民眾的疑慮。
目前雙北醫療量能緊繃加上醫療院所的群聚感染,可以說是目前防疫最大危機。台灣防疫進入下半場,我們能不能守住這段關鍵期,安然度過, 現在的每一步作戰計畫都至為關鍵。
第70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