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福島時代 核電 戰與和

政治經濟
攝影:羅盛達
SystemAdmin | 2013-12-05
美國核能發電商業運轉六十週年&nbsp;<br /> 毀滅性的武器轉變為和平用途&nbsp;<br /> 獨立特派員特地走訪美國&nbsp;<br /> 看看他們如何面對下一個六十年<br /> <br /> 今年是美國核能發電商業運轉六十週年,從二次世界大戰核能被當成毀滅性的武器轉變為和平用途,今年,有重大意義。但是碰上了日本311核災,核能科技也面臨許多新的挑戰,雖然包含台灣美國都考慮不再新建核電機組,但是怎麼應付未來電力需求? 最新態勢是: 將原本屆齡退休的老電廠延役,美國104部機組,半數以上都快到40年使用期限,已經申請延役到60年,但是安全嗎?<br /> <br /> 台灣核一二三廠也勢必面臨這樣的抉擇,沒有替代能源就得延長運轉,因此獨立特派員特地走訪美國,看看他們如何面對下一個六十年。 即使現階段美國正努力開發新能源頁岩氣,也有人主張用再生能源、風力發電,但這些需要政府的補貼無法市場化。台灣更小資源更少,我們要怎樣借力使力,順應自然?<br /> <q>第324集</q><br /> 文字:<a href="/about" title="在本視窗開啟 關於我們">陳廷宇</a>&nbsp;/&nbsp;攝影:<a href="/MTM" title="在本視窗開啟 羅盛達">羅盛達</a> <p>&nbsp;</p>
HD 觀看人數x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