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
17
-
11
-
72015-06-22今年抗戰七十年,台灣人抗日或被徵召投入二戰,死了六十萬人,以當時不到三百萬人口來看,比例很高,其中抗日名將李友邦曾經在浙江金華成立台灣義勇隊、台灣少年團,加入整個中國對日抗戰隊伍,他的妻子嚴秀峰在當地成立了四所台灣醫院,為軍民提供醫療服務。
戰後李友邦在二二八被誣陷而死,嚴秀峰當時還在獄中,發誓要討回丈夫的歷史地位,他整理出版史料與著作,舉辦學術研討會,也說服李家大家族,將故居蘆洲李宅古厝捐出來成為第一間民間的文化古蹟,2006年整修完成開放參觀。
嚴秀峰在十天前去世了,以一個外省媳婦能說服幾百位散落各地的李家族人,整體規劃、整修、開放、維護,他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女性,讓蘆洲李宅傳奇重現。
第402集
文字:賴秉寰 / 攝影:張智龍 -
6
-
12
-
15
-
132015-05-26台灣的過度醫療過度給藥,浪費資源之外也造成很多後遺症。上個星期我們報導了過動症這個現在越來越普遍的兒童病,有三十年經驗的精神科醫師王浩威指出,三四十年前他開始接受兒童精神科訓練,那個年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診斷並沒有那麼多,但也不少。
然而最大的差別是,醫師從不認為藥物治療是主要的方法,他們總是告訴父母耐心的去教這些特殊的小孩,也建議老師用不傷孩子自尊的方式來帶班級,大家都花很多時間和心思去細膩的傾聽和糾正孩子的行為。
現在呢,老師一看到班上有人過動,就通知父母帶去看醫生,以致很多孩子都在吃利他能,這是一種刺激中樞神經分泌的藥物,其實,過動還有其他解方。
第399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賴振元 -
17
-
92015-03-23這個星期獨立特派員要給您一點不一樣的,帶您滾歌仔。 歌仔是歌仔戲最原始的表演型態。百餘年前福建漳州地區民間流行的「歌仔」,隨著移民傳到蘭陽平原,當時農民閒暇之餘,三三兩兩會在廟埕、樹下以簡單樂器伴奏,唱小調自娛。後來加上動作,變成有角色有故事情節的曲目,這就是「本地歌仔」。
壯三就是台灣最早唱歌仔的社區。 壯三在哪?就是現在的宜蘭市東村社區,那裡有台灣唯一的民間歌仔戲團,壯三新涼樂團,1937年就有人在三聖宮開館授徒,1953年因為不敵專業的戲班子而解散。後來本土戲曲漸漸被重視,唱花旦的陳旺欉成立了「壯三新涼樂團」,學員中大多沒有舞台經驗,只是覺得好玩,沒想到唱出了名堂,。而在陳旺欉去世後,由他的兒子陳茂益接棒,前年被文化部指定為「重要文化資產保存團體」,撥款補助。看起來一切都走上了正軌,但就在同時,也出現了波折。
第390集
文字:其他 / 攝影:其他 -
162015-03-17
-
18
-
12
-
9
-
112015-01-27
-
11
-
112014-10-28最近兩年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和一連串的抗爭事件,讓許多人心情低落,但是看看一些青少年在國際比賽的出色表現,還是對台灣的未來有所期待。其中包括英特爾國際科學展,今年建中和北一女的學生,一個研究植物一個研究颱風,拿下了雙首獎。
另外,台灣學生也經常在物理數學等國際比賽以及各項發明展得第一,拿金牌,但通常大家只看到他們領獎的風光場面,卻不知道背後的辛苦過程。獨立特派員為了報導拚科展這個主題,花了很長時間,從全國科展前老師帶著學生準備,到科展當天成績揭曉,紀錄下值得觀察的一點一滴。我們看到孩子們的努力,也看到了資源相對偏少的一些非菁英學校,師生們如何克服城鄉差距,從生活體驗中開發科學研究的可能性。
第371集
文字:劉伯姬 / 攝影:賴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