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土地環境
37
土地環境
系列報導:拚觀光與環境保育的拔河
文字:邱惠恩
2020-02-19
禁山‧近山‧敬山
台灣國土有三分之二是山林,海拔超過3千公尺的高山超過260座,這是其他國家難以相比的壯麗景色。但是在過去,許多山林區域,政府都禁止人民進入,直到2019年10月政府宣布開放山林的政策,希望讓民眾看見山林之美。
但是開放山林後,有許多待解決的棘手問題一一浮現。台灣山域事故每年平均近200件,等於每兩天就會發生一件事故,事故主因大多是迷路,顯示人民需要正確的登山知識來評估大自然風險。可是台灣教育中並沒有相關知識教導,有些民眾也認為爬山是一項很普通的休閒運動,不需要被教育。如果民眾觀念不改,那麼開放山林之後,山難事故會不會持續往上升,令人擔憂。
第634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
李金龍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