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土地環境
57
土地環境
文字:婁雅君
2022-10-05
竹林的禁伐與哀愁
台灣的國產竹材應用廣泛,從建材、生活用品、養殖牡蠣搭建的蚵架,到外銷日本的竹劍,處處是竹材的身影,但是最近幾年缺料狀況卻越來越嚴重。台灣桂竹是國內竹產業重要的原料,產區主要集中在桃竹苗山區。
但是民國105年開始實施原住民禁伐補償條例之後,國產竹材的產量,從每年320萬枝,逐年下降,最近幾年剩下不到60萬枝。禁伐是為了涵養水土,以利山林的措施,但是這個補償條例實施後,不只造成竹材缺乏,反倒還造成竹林老化,甚至影響山區水土保持。條例的施行出了什麼問題?該如何重訂規範?
第770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鄭凱文
59
土地環境
文字:婁雅君
2022-10-05
竹林經濟的綠色循環
行政院去年底核定通過新興竹產業發展綱要計畫,期待能活化整體產業。其實民間已經有各式各樣的運用,就連堆積如山的邊角料都可以製作成生質顆粒,作為發電原料。甚至還有設備,可以去化各式各樣的農業廢棄物,只要將原料乾燥破碎後,投入生質能氣化爐,就可以生產副產品–生物炭和竹木醋液,更重要的是,最終端還能發電。
經濟部能源局在今年新增,農業廢棄物發電的再生能源,每度電躉購費率超過5元。要振興竹產業,不只要穩定上游原料,更應該在政策面,串聯各環節,才能讓環保的竹產業走向綠色的循環經濟。
第770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鄭凱文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