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土地環境
66
土地環境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3-11-08
別丟!我們自己修
您通常都怎麼處理壞掉的電器或3C產品呢?以前人們會送修,但現在更多人會選擇棄舊換新。因為送修越來越麻煩,不是維修據點很少了,不然維修價格太高,讓人覺得划不來。其實在早期,電器商品的說明書上會有拆機維修的參考,現在不但沒有,廠商甚至會警告消費者,如果自行拆機,就不負保固責任。
這些鼓勵消費者汰舊換新的趨勢,不但製造了大量的電子廢棄物,也剝奪消費者買產品應該有的維修權。現在,國際上興起草根維修運動,人們開始組成自己動手維修的社群,拿回維修權,也支持永續環保。台灣也有這樣的維修團體,獨立特派員帶您一起來看看。
第826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