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司法人權
76
司法人權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1-12-01
阿嬤家.再出發
台灣第一座慰安婦博物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去年在各種壓力下熄燈休館後,在11月26日重新開館。暫別一年後,新館以性別暴力防治暨人權教育基地的定位重新出發。我們透過鏡頭帶您走訪這座博物館,看看博物館有哪些別出心裁的展出方式,以及未來要努力的倡議內容。
第727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69
司法人權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1-01-20
阿嬤家・待續
國內致力提升婦幼人權的婦女救援基金會,從1992年設立慰安婦申訴電話以來,就針對台灣慰安婦阿嬤展開調查及對日求償運動。不過,因為事件發生久遠,加上慰安婦阿嬤們隨著時間病弱凋零,慰安婦人權議題在台灣倡議並不容易。
一直到2016年婦援會才成立國內第一座以慰安婦人權運動為基礎的實體博物館「阿嬤家」。不過去年,因為財務及疫情等壓力,營運四年的阿嬤家不得不熄燈休館,休館之前,婦援會特地召開記者會,強調熄燈不代表結束,而是另一個里程的開始。
第682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6
司法人權
2017-03-23
沖繩烽火七十年
二戰結束到今年已經七十年,但後續影響仍持續發酵,沖繩民眾反對在邊野古設立美軍新基地的抗爭,已經持續五百多天,還被部分日本媒體稱為「二次沖繩戰役」。
1945年的沖繩戰役,當地平民多達十萬人喪生,被迫集體自殺的傷痕、還有被美國佔領長達27年的陰影,至今仍在發酵。而當時,台灣跟沖繩屬同一戰區,命運也奇妙交錯!現在就帶您回到七十年前沖繩戰役現場,看看它如何左右了沖繩人的現在與未來。
第424集
文字:
蘇啟禎
/ 攝影:
李金龍
13
司法人權
攝影:黃政淵
2017-03-22
戰亂青春何價
二戰期間,估計有六萬多名台灣人,被派往南洋戰場,到了末期,面對盟軍強勢反攻,很多台籍兵只好躲進深山叢林,展開了他們口中的「走山」。而「走山」期間,被積欠的軍餉,以及存在野戰郵局的錢,隨著日本戰敗,成了一筆爛帳。
三萬多名戰死或重傷的台籍兵,戰後日本政府更以「他們不再是日本國民」的理由,拒絕給予補償,跨海官司三審敗訴收場,慰安婦阿嬤的官司,也是同樣的結局。這些糾結至今的戰爭遺緒,誰該付出代價?
第419集
文字:
蘇啟禎
/ 攝影:
黃政淵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