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
-
572019-09-18香港爆發主權移交後最大規模的反送中示威抗爭,9月4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正式宣布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不過對於這個遲來的撤回,香港人並不滿意,因為從6月9日百萬港人上街遊行,要求撤回草案以來,三個多月的時間遊行從百萬人到兩百萬人,從和平理性到如今武力升級,港府始終不為所動。
在每個週末的抗爭中,最令人遺憾的是警民多次發生嚴重衝突以及街頭激戰,造成香港社會嚴重撕裂。早在七月遊行時,群眾就已經重申五大訴求,在抗爭運動不斷升級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卻只接受其中一項。面對世界強權的威嚇,香港人選擇站在最前線爭民主護自由,這是他們用血和淚打的一場仗,更被很多港人視為是決定香港未來命運的終局之戰。
第614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532019-09-04近幾年台灣一直是香港人移民亞洲優先考慮的國家,反送中運動之後更是成為首選。移居台灣的港人年年增加,最近大幅成長。每一位香港人移居或定居台灣有不同的故事,不過獨立特派員要跟您介紹的兩位在台港人,一位是在台灣工作23年的音樂人鍾錦培,他自稱自己是香灣人。另一位則是曾經在香港從事出版業及香港大學從事生死教育的鍾慧沁,他去年以投資移民方式申請移居台灣,目前在台南開了一家道地的香港離島家庭料理餐廳。
兩人來台灣的時間和理由雖然不同,但他們同樣對正在進行的香港反送中運動有著濃濃的情懷。音樂人陳明章是鍾錦培多年好友,他特別寫了〈香港!自由〉這首歌,聲援反送中運動,也是對鍾錦培的最大支持。而鍾慧沁則將自己的餐廳空間打造成認識香港,聲援香港的平台。一起來看看這兩位在台港人,他們從香港來到台灣的故事。
第612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張智龍 -
39
-
422019-07-31反送中運動發展到現在,已經來到一個新的分水嶺。從元朗暴力事件到包圍中聯辦,警方使用催淚彈、橡膠子彈清場的狀況一再出現,衝突持續升級。
另一方面,來自港府各部門的反送中聲音也愈來愈多,包括四百多位行政主任、上百名政務主任發表聲明,質疑特首失職、警隊失紀。甚至連政府新聞主任也發表給全港人的公開信,說明當前香港局勢,他們已沒有選擇中立的餘地,在雞蛋和高牆之間,他們永遠站在雞蛋那邊,同時他們也相信,只有暴政,沒有暴徒,希望事件可以盡快平息,讓香港人享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這些日子以來,我們可以看到反送中活動遊行模式持續進化,參與者影響的層面也不斷擴大,從年輕人、商會、航空界到現在的公務人員。而對於香港情勢持續蔓延,中國港澳辦則表態,北京支持港府依法施政,支持香港警方嚴正執法。反送中運動現在似乎成為一場香港人與港府及北京意志的對決。
第607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張智龍 -
552019-07-17香港反送中運動也引發國際關注,對國際社會及金融市場來說,被稱為東方明珠的香港,擁有高度自由化經濟體的優勢,有別於中國的獨立司法系統和公共機構更是最大的吸引力,讓香港成為許多外商銀行在亞洲布局的首選。
反送中運動後,國際領導人也都針對香港情勢發表談話,除了關心香港民主人權的發展外,更有在國際商業市場上牽涉的敏感利益。而對北京來說,美國國會在1992年通過的香港關係法,向來是中國繞過美國出口管制的制度漏洞,但反送中後,美國國會打算檢討香港關係法,很可能對中國利益造成影響。
而在六月底的G20高峰會中,縱使中國會前不斷放話警告不允許在G20討論香港問題,不過國際領導人還是把握機會表達看法。在各國利益夾縫中求生存的香港,在反送中後,商業地位是否會受到影響?變調的東方明珠,又要如何走下一步?
第605集
文字:其他 / 攝影:羅盛達 -
542019-07-17反送中運動自6月9日以來,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四次召開記者會,從一開始表示不會撤回逃犯條例修訂,到7月9日坦承工作失敗,逃犯條例已經「壽終正寢」。因為反送中事件引發一個多月來的動盪,也讓他和北京之間的關係格外緊繃。
而香港自1997年,回歸中國至今,歷任了四位特首;從董建華到現任的林鄭月娥,每一任特首,都曾面臨難以突破的難關,甚至不時有大型的民眾遊行活動出現,還引發警民衝突,受到國際高度關注。我們將從歷屆特首的遭遇,探討回歸之後的香港,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在這些歷程裡面,又如何衝擊到港人的生活?香港和北京政府之間,到底存在著什麼樣的鴻溝和價值觀的差異呢?來看這顆東方之珠的美麗與哀愁。
第605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
49
-
472019-05-29香港政府強行推動修正引渡條例,也就是所謂的逃犯條例。4月28日有13萬的香港人走上街頭,要求撤回條例,包括香港大律師公會以及各界團體也紛紛發表聲明反對,甚至前港督彭定康也表示,修訂逃犯條例是香港回歸以來發生「最壞的事」。
香港銅鑼灣書店事件的主角林榮基也因此申請來台居留,林榮基是2015年銅鑼灣書店五個被失蹤者其中一人,銅鑼灣書店事件不只引起全球關注,也讓許多香港人走上街頭聲援。後來林榮基雖然回到香港,但他的生活卻面對強大的壓力,處處受到監控。即使這樣,林榮基都未曾考慮馬上離開香港,不過這次他擔心修訂條例一旦通過後,會被引渡到中國受審,因此不得不離開。
他選擇來台灣,而不是到歐美國家,一來是他喜歡台灣,二來是希望可以讓銅鑼灣書店在台灣的土地上重生,對於經營書店,林榮基有自己的理念與使命。目前陸委會延長林榮基的來台居留時間到7月25日。一起從林榮基為什麼離開香港,來觀察香港人權與民主所面臨的重大挑戰。還有引渡條例一旦修正通過後,對台灣有什麼影響?
第598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張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