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
-
92014-10-06接下來我們要介紹巢運的幾個人物: 除了大家比較認識的李幸長,還有固守社會住宅運動25年的呂秉怡,以及莊文毅、林秀美這對第一代無殼蝸牛夫妻,他們都是當年無殼蝸牛運動撒下的種子,長年耕耘崔媽媽基金會和OURS都市改革組織,除了關心公共住宅問題也幫弱勢者租屋。巢運現場也出現很多年輕新面孔,他們都感受到世代不公平,很多有房有產的人不是靠薪資,而是用錢滾錢,靠冒險靠投資不動產帶來暴利而致富!
相形之下傻傻努力打拚的就只有望塵莫及,這是一個社會價值觀的扭曲與悲哀,因此相繼加入第二代無殼蝸牛運動。 最近中央地方政府都約略回應巢運,表示正研議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等改革制度,也將致力提高租屋比例,為什麼25年經歷三任總統15位財政部長,住屋房價問題還是持續惡化?
第368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
122014-09-29巢運104夜宿仁愛路行動已進入緊鑼密鼓的階段。25年前無殼蝸牛運動被視為台灣解嚴後,第一個由小市民點燃的都市改革運動,25年不算短的時間,高房價問題卻不曾改變反而更形惡化,第一代的蝸牛生了下一代,還是無房可住,怎麼叫人不感慨。
長久以來台灣稅制不公、政商掛勾,由於房地產持有成本太低,報酬過高,所以建商拚命蓋,投資客拚命買,吸引其他行業不務正業,只要有錢都靠炒房炒地來生財,誰都知道這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無限制的開發土地卻永遠做不到漲價歸公,使得住屋問題始終高居民怨之首。看不到未來的年輕人這次也站出來,就算當年他們可能還沒出生或才襁褓,但也深刻體會到貧富差距的擴大,如果不改革,時代的掌控權永遠不在他們手上。我們支持巢運,應該喚醒社會,集中火力撻伐所有人頭炒作房價的行為,並幫助政府徹底解決房價問題改革稅制,這絕對是一場土地和正義的革命。
第367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
82014-09-16今年是無殼蝸牛夜宿忠孝東路25週年,25年來無殼蝸牛已經是第二代了,人數有增無減,超過七十個民間團體發起巢運,10月4日要號召萬人夜宿全台房價最貴的台北市仁愛路帝寶門口。高房價已經是台灣民怨之首,也促使提供便宜租金的社會住宅政策成為年底選戰候選人爭取選票的主要政見,尤其雙北市長的參選人,相繼喊出要蓋公共住宅青年住宅,還在興建地點以及租金多少上競相喊價,但是真的能讓房價合理化?能解決青年住屋問題嗎?
去年新北市推出第一起青年住宅,只提供十一戶,台北市以老國宅改成的公營住宅,要租給年輕家庭,年底才能搬進去,供需比較之下仍然僧多粥少。來看看幾年下來,政治人物的競選支票兌現了多少? 比較亞太地區社會住宅數量: 香港29%、新加坡8.7%、日本6.1%,我們不到1%嚴重不足。記得過去總統選舉、五都選舉,政治人物都說要讓青年安居健全房市,匆匆推出A7等平價住宅案,不過都是以出售為主,還不見得便宜。為甚麼我們的政策始終停留在興建的思維上?台灣租屋市場估算每年一千兩百億以上,租,最重要的是要有完善的管理辦法以及專業服務,確實比蓋棟新的來得困難。這次進化的巢運,是否真能扭轉高房價,獨立特派員會持續報導。
第365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