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政治經濟
60
政治經濟
文字:林珍汝
攝影:賴振元
2021-10-20
五倍券振興效「億」
走過疫情陰霾,台灣再次進入振興時代。行政院投入超過1200億,發行振興券,每個人可以拿到五千元,另外還有經濟部、交通部等八大部會發行的加碼券,政府一共投入高達1273億,號稱要創造兩千億的商機。
發行的第一週正好遇上雙十連假,各地商圈、旅遊景點都湧入消費人潮。不過我們檢視去年三倍券的成效,事實上並不如政府宣稱的創造出一千億的效果,今年要達成兩千億的目標恐怕並不容易。
第721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
賴振元
68
政治經濟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0-09-09
振興券的是非題
振興三倍券自從發放以來,就引發不少話題。其中最讓人意外的,是原本政府預估,將會有六成以上的民眾,選擇以數位綁定的方式領取振興券,因此振興三倍券某個程度上擔負推動數位金融的角色。
不過到8月底為止,統計下來,竟然有高達超過8成的民眾,都選擇申購紙本振興券,也就是數位綁定的總人數沒有超過2成,這樣的數字,跌破不少人的眼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振興券使用的限制,又是否合理?參考國外案例,他們又是怎麼做?
第663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75
政治經濟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0-08-12
振興幾倍券
自從武漢肺炎重創全球的經濟,台灣也無法倖免,在疫情嚴峻的上半年,大家出門意願減少,造成消費市場的萎縮。在六月疫情緩和解封之後,七月中,政府開始發放振興三倍券,預估要創造一千億元的消費效益,挽救經濟。但政府的這個美意,將會造成民眾的哪些疑慮?預估的經濟效益,真的能夠達標嗎?
第659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Share
Tweet
即將播放
上一張
下一張
101
醫療公衛
2025-05-07
波波醫師怎麽了 爭議篇
90
醫療公衛
2025-05-07
波波醫師怎麽了 解方篇
89
人物故事
攝影:鄭仲宏
2025-05-07
這陣故事在內門 – 傳承
151
公共安全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5-04-30
喪屍煙彈毒駕 危機四伏
138
科學新知
文字:婁雅君
攝影:袁宏書
2025-04-30
光桿菌屠蟎記
129
土地環境
攝影:賴振元
2025-04-30
黑水虻 廚餘新價值
165
公共安全
文字:婁雅君
攝影:袁宏書
2025-04-23
行人優先 行不行
138
藝術
攝影:鄭仲宏
2025-04-23
這陣故事在內門 – 逆境
161
政治經濟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5-04-23
搬家這件事
177
政治經濟
攝影:鄭仲宏
2025-04-17
高雄催生新國際機場
更多
土地環境
標籤
標籤
標籤
上一張
下一張
101
醫療公衛
2025-05-07
波波醫師怎麽了 爭議篇
90
醫療公衛
2025-05-07
波波醫師怎麽了 解方篇
89
人物故事
攝影:鄭仲宏
2025-05-07
這陣故事在內門 – 傳承
151
公共安全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5-04-30
喪屍煙彈毒駕 危機四伏
138
科學新知
文字:婁雅君
攝影:袁宏書
2025-04-30
光桿菌屠蟎記
129
土地環境
攝影:賴振元
2025-04-30
黑水虻 廚餘新價值
165
公共安全
文字:婁雅君
攝影:袁宏書
2025-04-23
行人優先 行不行
138
藝術
攝影:鄭仲宏
2025-04-23
這陣故事在內門 – 逆境
161
政治經濟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5-04-23
搬家這件事
177
政治經濟
攝影:鄭仲宏
2025-04-17
高雄催生新國際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