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
-
3
-
42014-08-19對於航空城,桃園縣為自己的政策提出辯護,有些人也許贊成,有些人也許不認同。獨立特派員希望將不同的意見呈現,讓大家可以有更多的討論。台灣很小,能開發、值得開發的土地更少,長年下來,如果還要建設,一定會壓迫到現有居民的生活空間,而且民眾自主意識提高了,大家相互支持學習,於是發生一連串迫遷抗議事件,其中,有不少公民團體和學生參與,對學生來說,這就是社會大學的一堂課。
這個暑假,就有一個新興旅遊團,他們參觀的地點不是名勝古蹟也不是購物中心,而是掛上白布條或拆了一半、被荒廢的都更區,包括台北市公館的蟾蜍山,還有鬧上新聞的華光、紹興社區,和被劃入機場捷運開發案裡的桃園樂善村。這是個很有創意卻也很沈重的觀光行程,讓大家看到了城市光鮮之外,被人忽略卻應該被關心的地方。
第361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
172014-08-05台灣到處拼觀光,從山到海只要人可以到的地方,許多秘境、私房景點都被一一挖了出來,就像花蓮秀林鄉的銅門村,位在木瓜溪上游,有一處叫慕谷慕魚,有小天祥美名,近年成了非常熱門的風景區,因為是山地管制區,一天限定六百人進入,但狹窄的山路卻經常得會車,居民很怕環境禁不起這樣的踐踏,一再抗議。
原來24年前這裡曾發生台灣第一樁滅村事件,歐菲利颱風引發土石流,活埋了太魯閣族36名族人。24年後這裡發展觀光,也引來外地人分一杯羹,居民賺不到甚麼錢,覺得賠上了生活環境,因此今年六月在歐菲利受難紀念碑前,鳴槍、封路,宣示捍衛主權,堅持要遊客步行入山。獨立特派員帶您實地觀察。
為了阻止居住環境被過度觀光消費,部落一度決議封山護溪,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們也拒絕了縣府的協助與學者提出的規劃案,想自己主導,但是對發展方向卻又意見分歧,鄉公所和縣府都很難插手,使得慕谷慕魚的未來還是一片茫然。
第359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12014-08-05這些從民國五六十年代,為了配合十大建設而陸續埋設的石化管線,雖然為高雄帶來繁榮卻始終是隱憂。十年前台灣才開始將地下的各種管線建立圖資系統,卻沒有一併追查並納入之前的老舊管線,看不見得地底原來是這麼混亂,人民也從無警覺自己的房子原來是蓋在不定時炸彈的上頭! 如果從歷史中早點學到教訓,或許今日的傷害可以減少。
十七年前,也是在前鎮,就發生過一起嚴重的氣爆災害,鎮興橋事件,當時中油配合橋樑拓寬,進行液化石油氣的管線遷移工程,施工時發現管線裡還有殘存的液化石油氣,大量氣體外洩,也是消防車才到就爆炸。
大火從早燒到晚,一連燒了12小時,最終造成11人輕重傷,14人死亡的悲劇,其中還包括兩名消防隊員,中油因此付出4.14億元巨額的賠償金,經歷事件的當事人,身心仍承受了慘痛的代價。而這些年來,鄰近中油儲存槽的前鎮,陸續發生大大小小的氣體外洩、油槽爆炸的意外,居民無奈,業者無心,政府無感,這樣的傷痛大家還能承受多少。
第359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 -
42014-07-29四年前苗栗大埔事件縣長劉政鴻說要擴建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將怪手開進田裡,毀了即將收成的稻米,激怒了農民,朱阿嬤飲農藥自盡,也造成繼25年前520農民運動後,台灣農民的最大團結。
這幾年間獨立特派員持續關注大埔的命運和後續發展,去年,劉縣長又拆掉黃福記張藥房等四戶人家,這次張藥房的老闆張森文後來被人發現死在家附近的排水溝。這又是一個悲劇。今年年初臺中高院判決這四戶拆遷戶勝訴,內政部決定不上訴,在自救會爭取下,當年被毀掉的田給重新劃了塊地,三月復耕,就在最近收割了,幫忙義務辯護的律師選在結著金黃稻穗的田裡拍婚紗照,獨立特派員也記錄了這兩樁喜事,但是地貌已經改變,逝去的人也不會再回來,究竟誰該為這樣魯莽和錯誤負責呢?
第358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
22014-07-22下個禮拜7月28日,立法院要開第二次臨時會,立委們除了得加班完成監委人事案的暑假作業,還打算審理自由經濟示範區等重大議案。臨時會的原意是要處理重大且急迫的議案,但近十年來,加開臨時會卻幾乎已成常態,立委似乎很辛苦,為國為民被迫加班演出延長賽,但事實真如此嗎? 但事實真如此嗎? 這群人民選出來的代議士,為什麼無法按時完成工作? 加班就要多領出席費,浪費民脂民膏。
究竟他們在國會殿堂裡如何問政? 其實四年前立法院就因為回應民意,架設了議事轉播系統,民眾可以不必透過新聞媒體的報導,就能直接在網路上看見立委的問政表現,按理說資訊更公開透明,但真的如此嗎? 一群年輕人從這個會期,今年三月開議後,開始監看這套議事轉播系統,他們發現問題重重:超過九百人同時觀看,系統就當機,也常常有不明原因取消轉播,甚至當議場內出現肢體衝突,畫面進入一片黑。這群年輕人集結成一股監督的力量,組成社會企業,希望揭開這片看不見的黑幕…。
三月學運過後,很快退燒,好像已經不太有人關切國會作為,也沒人深究服貿和更多攸關國家發展以及民眾權益的法案,該怎麼好好審查,完成民主法定程序。獨立特派員始終關注這個問題,追查學運的源頭,試圖揭露國會殿堂的荒謬。公民監督,講得好聽,但無論密室內的黨政協商,或議場上的藍綠杯葛花招百出,仍然在立委諸公的掌握之中,不想讓你聽的,即使進入旁聽席的民眾也會被請出去。獨立特派員觀察這個會期,進出院會好幾次,現在就要告訴你這些奇特現象。
第357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賴振元 -
29
-
32014-07-01最新一波的勞工抗爭事件、就是國道收費員安置風波。高速公路從今年起、改採電子收費,結束了長達四十年的人工收費;原有的九百多名收費員、有一半選擇領取五個月的離職補償金,另外一半由遠通協助轉介工作,但他們指控、遠通提供的許多職缺都是看得到吃不到、不符合他們的期待,因此提出國家安置的訴求。
但是這一項訴求、並沒有獲得民眾的普遍支持,有人認為、幾年前政府就告知這是一年一聘的工作、電子收費上路後就會消失,收費員應該早有準備;也有人批評、收費員不去努力找工作、卻想要順勢成為公務員,哪有這樣的道理?
獨立特派員在過去一段期間、跟著失業的收費員夜宿交通部、上凱道、衝國道,慢慢體會出他們希望受到尊重的心情。而就在上個星期,自救會終於跟交通部長--葉匡時會面,達成建立一個專案協商委員會的共識,期待透過協商、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解決之道。
第354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
12014-06-17就像淡水林洪清家兩度被徵收,無獨有偶的在桃園機場附近也有人家因為航空城計畫甚至被四度徵收。過去當地居民也是抱著美夢一場同意政府徵收,不是開路就是建跑道蓋大樓,甚至2011年政府核定桃園機場園區計畫,要花五千億預算,面積四千公頃興建第三跑道、第三航廈、擴大自由貿易區,但幾次下來居民看不到想像中的美好願景,加上發生八德合宜住宅弊案,合宜住宅涉案人都是航空城的重要推手,一個星期前反迫遷戶又到交通部前抗議,懷疑這會不會又是一場官商勾結?
營建屬主管全國土地資源的規劃和管理,當初桃園縣政府就是借重葉世文在署長任內推機場捷運A7的經驗,延攬他做副縣長,進行八德合宜住宅計畫。桃園航空城歷經兩任縣長,要拆遷一萬五千戶,五所學校完全被滅校,過程中還鬧出一條人命,這座占地4771公頃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土地開發案該怎麼走下去?
第352集
文字:范毓雯 / 攝影:林信辰 -
152014-06-11台灣是一個高度重視民主的國家,但也正是因為社會上有太多聲音、彼此又缺乏互信,以至於相互質疑。就拿司法來說,這幾年有好幾個判決的法官、被外界嘲諷為恐龍法官。但到底是法官不食人間煙火、離百姓生活太遠,還是人民自己欠缺法律知識?這一點又吵個不停。
目前、世界上有78個國家或地區、實施人民參與審判的司法制度,台灣也在兩年前提出人民觀審試行條例草案,先在士林、嘉義兩個地方法院、開辦模擬法庭;但是草案一推出、立刻引起司法界許多不同的聲音。
而獨立特派員今天要帶您實地參與、深入了解這項制度。不過、在這裡要先說明的是、每次進行的模擬庭、過程上都會有一些差異,我們在報導中只呈現當次模擬的版本,同時、為了方便節目的呈現、更動了部分的時間順序。好,現在我們就跟著觀審員、一起進入模擬法庭、看看一宗下藥取財案件,該如何審判?
第351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陳民紋 -
1
-
32014-05-27核四廠動輒得咎成了眾矢之的,最近媒體報導它連續七年一共花了十三億投保核災險,相對於主體結構設備,34年來投資2838億更是一筆龐大的數字。台電上星期給立法院一份最新停建核四後的替代方案,表示如果改建火力電廠,一年供電112億度,是原先核四供電量的六成,完工後每度電價僅漲0.3角,比環保團體建議改成天然氣廠,電價上漲7%來得低,工程可行性也較高,只要在核四廠旁的空地再蓋兩座機組,不必拆反應爐,再增建運煤碼頭,總經費1100億,當然這會增加碳排放量883萬噸。
獨立特派員之前就曾訪問過一位在美國電力公司任職多年退休的台籍工程師,他舉出美國在三哩島事件後有四間核電廠成功改為燃煤跟天然氣發電的案例,應證了核四要改弦更張不是不可能,到底核四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很多反核人士經常把廢核的德國提高再生能源當模範,但台灣畢竟不是德國,日本在311後一度全面暫停核電運轉,因為電力不足,重啟反應爐,但最新消息是福井縣大飯核電廠民眾以安全措施不足向法院提訴,地院5月21日宣判,大飯核電廠三號與四號機組不准運轉,理由是:電力公司一再強調核電關係到電力供給的穩定性及減低發電成本,但許多人的生存權不該和電費相提並論。回頭看核四,是不是也該考慮貢寮人的安全與感受?
核電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身為台灣一份子都應該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沒有自有能源狀況下,大家選擇不用核電,到底未來能源政策是什麼?
第349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
12014-05-12回應台灣悶經濟造成的民怨,經濟部邀請龍頭企業為員工加薪,台北市也要求調高基本工資,新北市則提出調整財稅結構的想法,老闆不加薪就繳稅。真實世界這麼悶,但在另一個世界卻商機蓬勃。這幾年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隨時隨地行動上網,科技產業帶動宅經濟不斷成長,沈寂一時的遊戲產業也因為APP遊戲下載的熱潮,再度活躍起來。
一款由香港廠商開發的遊戲神魔之塔,上市才一年,全球下載量超過一千萬次,它是一個免費下載的遊戲,卻能創造每個月一億台幣的營收,有趣的是,當中有七成收入來自台灣的玩家。一個免費的遊戲為什麼這麼賺錢,又為什麼有玩家願意真的掏錢出來買虛擬的東西,遊戲世界的淘金者如何能夠讓真實世界的鈔票落袋?
第347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賴振元 -
12014-05-06五一勞動節又有民眾上街頭,反低薪禁派遣,你有沒有發覺台灣近年一波波的街頭運動越來越頻繁,是政府失能還是民眾集體焦慮?讓大家覺得眼前台灣好像前途混沌,但這也是因為我們長年在自由民主的氣氛下,培養出來一種表達個人意志的方式。
不管它是不是叫做公民不服從運動,這股巨浪早在社會各角落深耕許久,獨立特派員從南到北觀察了不同的公民平台,小小的,卻都很有個性,他們有的叫獨立書店、有的是咖啡店,不約而同都在推展公民運動,做為上游思想的培力,談反核、談都更、談環境,談台灣在地與全球觀點,老闆不光為了賣書也不只想煮咖啡,而是想跟消費者互動,因為共同興趣搭起交流意見的平台,經過反覆的討論、思辯,讓小小的地方上的力量就此萌芽壯大,你看到匯流成河的反對運動,上游就是這些涓涓細流。
第346集
文字:劉伯姬 / 攝影:賴勳毅 -
192014-04-21這次太陽花學運創下很多台灣民主運動的紀錄,很多人拿他們和24年前的野百合、2008年野草莓相比,確實,在太陽花現場,看到了野百合世代的人物,有的已經從當年熱血少年為人師表;學運中的幾個領導人物林飛帆陳為廷也坦言,他們是從一次次的街頭運動,包含野草莓、大埔案、華隆案、反媒體壟斷等,學到經驗,得以鍛鍊成長。
獨立特派員為您回顧近代學運史:1990年野百合運動,最終解散萬年國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並提出政經改革時間表,促成總統直選。2008年中國海協會長陳雲林來台,維安管制造成街頭衝突,引發野草莓運動,推動修改集遊法。這些不同世代間,因為學生熱情而串連起的社會運動,一次次高喊民主,取得社會的認同與正當性,也累積台灣的民主素養,值得珍惜。
第344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