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首頁
主題分類
議題
議題
157
政治經濟
文字:廖怡芬
攝影:賴振元
2025-04-09
大缺工襲台 – 移工可是萬靈丹?
國發會預估到2028年,台灣的勞動力缺口會有將近35萬人,即使提高國人的勞動參與率,也只能增加15萬人,剩下大約20萬缺口,就要靠引進外國人力來補充。近來台灣已經和印度,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勞動部也實施「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希望留用優秀的資深移工。
不過獨立特派員追查發現,除了這些開放措施,目前也有許多私立高職、科大開辦僑生專班,引進東南亞學生,在還沒開放移工的產業,例如旅宿、餐飲服務業打工,引發假留學、真打工的疑慮。在缺工的現況下,移工政策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兼顧產業需求與國內外勞工的權益?
第897集
文字:
廖怡芬
/ 攝影:
賴振元
4
政治經濟
文字:婁雅君
攝影:賴振元
2017-03-22
海上移工
台灣四面環海,周圍洋流經過,形成豐富的漁場,造就台灣發展漁業的優勢。然而近二十年來,海上勞動力出現斷層,必須仰賴來自東南亞的漁工。九月分高雄籍遠洋漁船福賜群號傳出印尼漁工一死一失蹤的意外,外籍漁工和本地仲介及船東發生工作糾紛的案件更是時有所聞,這和仲介制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仲介長期扮演著引進外籍人力的角色,每一位外勞到台灣工作之後,第一年幾乎都在償還介紹服務費。不過因為權利以及合約內容的不對等,他們不但沒享受到服務,仲介還變相成為外勞的另一位雇主,衍生出許多不公平的現象。
獨立特派員走進南方澳和八斗子漁港,一窺外籍漁工的工作和生活現況。
第418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賴振元
Share
Tweet
:::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