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首頁
主題分類
議題
議題
128
土地環境
文字:尹雯慧
攝影:羅盛達
2025-04-16
緬甸震殤安魂曲
3月28日,緬甸發生百年來最強的地震,斷層經過的地區造成嚴重災情,至今罹難人數還難以統計。緬甸軍政府一方面向國際社會求援,但一方面又控管進入救援的組織,甚至禁止國際媒體前往緬甸採訪,當地真實的情況也因此更不透明。
緬甸2021年爆發軍事政變,內部反抗軍政權的抗爭不斷,持續的內戰並沒有因為這場地震而平息。《獨立特派員》獨家取得緬甸反抗軍的訪問,他們控訴軍政府在地震發生後持續進行轟炸,甚至波及已經飽受震災之苦的平民,即使軍政府對外宣稱已經停火,但在各地的轟炸依然持續。
第898集
文字
尹雯慧
攝影
羅盛達
131
社福弱勢
土地環境
文字:尹雯慧
攝影:鄭仲宏
2025-04-09
花蓮0403地震週年 重建篇
花蓮0403地震屆滿週年,當時多處大樓倒塌,一年過去了,倒塌的大樓已被拆除,夷為平地,鋪上柏油,但卻沒有一棟開始動土重建。另外,有些大樓外觀看起來沒什麼異樣,結構也沒有完全受損,但內部其實殘破不堪,分別被貼上紅單或黃單,但要做耐震補強,同樣是困難重重。
困難的原因之一是經費,2018年發生的0206地震,光是花蓮縣政府就收到27.4億元的善款,但這次0403地震,花蓮縣政府收到7.9億元,中央的賑災基金會有16.4億元,但中央收的善款是要照顧全台灣的受災戶,而非只有花蓮,相比之下差距相當大。這些錢足夠因應受災戶的需求嗎?以及補貼的標準是否合理?
第896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
周明文
65
土地環境
系列報導:花蓮403地震特輯
文字:邱惠恩
攝影:周明文
2024-04-10
0403花蓮逆斷層強震
4月3日花蓮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僅次於規模7.3的921大地震,是25年來最大的一次。這次的震央在花蓮近海,屬於逆斷層地震,因此全台有感,尤其北部地區不少民眾都感受到地震的威力。花蓮市區災情最嚴重的兩棟建築,一個是天王星大樓、一個是北濱街早餐店,都是在幾秒內瞬間倒塌,畫面怵目驚心。
台8線中橫公路以及崇德隧道都有巨石坍方,一度切斷花蓮聯外道路,花了幾天時間才搶修管制通行。這些災情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403地震又傳遞出哪些過去台灣在地震研究中,還沒開拓的領域呢?
第847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
周明文
12
土地環境
文字:萬真彣
攝影:周明文
2017-03-23
來不及團圓
今年過年特別難受,2月6號小年夜凌晨3點57分,南台灣的8秒強震,震碎了許多家庭的天倫夢,災情最嚴重的台南市多處大樓傾斜,永康維冠大樓更是瞬間倒在長達180個小時的搜救之後,永康維冠大樓罹難者有114人,連同歸仁區的兩名,這次南台強震的總死亡人數,達到116人,還有五百多人輕重傷。是繼1964年白河大地震後,在台南地區造成死傷人數最多的事件。
八天以來,投入救援人力超過三千人,永康大樓現在已經清除完畢,但居民們心中難以承受之痛,卻還有漫漫療癒長路得走。
第434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周明文
Share
Tweet
:::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