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首頁
主題分類
議題
議題
97
政治經濟
系列報導:賴清德、蕭美琴520上任
文字:邱惠恩
攝影:周明文
2024-06-19
青鳥行動的時代意義
這次國會職權修法,不只引起政治動盪,還引發全台串聯的青鳥行動,5月24日跟5月28日分別有10萬人跟7萬人參與,成為台灣歷史上,針對國會的第三起大型的社會運動。
這場青鳥行動是哪些人來參加?他們又為何來參加?大家想像中的民主是什麼呢?
第857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
周明文
29
政治經濟
攝影:黃政淵
2017-03-28
我不是社運歌手
除了在創作過程自產自製,獨立音樂強調創作者的自主意識,有時是訴說個人生活價值觀,也有時是表達態度。過去十年,在台灣許多重大的社會運動場合,時常看到獨立音樂人帶著樂器到場「聲援」,他們致力於用音樂,實踐對文化或社會的種種觀察。
在街頭之外,這些所謂的「社運樂團」也開始反思,「社運」這張標籤,對他們的創作是加分還是阻礙?又該如何讓聽眾真正從歌曲中得到感動,更參與公共事務。接下來介紹兩個樂團。「勞動服務」透過另組樂團更深入談台灣歷史與文化保存。而「農村武裝青年」主唱阿達,落實青年返鄉的步伐,從城市搬回農村,找尋土地與音樂的根。
第474集
文字:
卓冠齊
/ 攝影:
黃政淵
Share
Tweet
:::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