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首頁
主題分類
議題
議題
68
土地環境
文字:林珍汝
攝影:賴振元
2024-06-26
預言世紀末台灣
今年五月全球又創高溫,巴黎氣候協定,升溫控制在1.5˚C的目標,已經岌岌可危。在全球暖化的未來,台灣升溫的狀況可能帶來哪些衝擊?
第一份國家級的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已經出爐。集合各領域的學者,預測台灣到世紀末,最嚴重可能比工業革命之前升溫4.5˚C。
伴隨而來的,是乾季越乾、溼季越溼,颱風降雨可能增加35%,我們的健康也可能因為增溫而受威脅。而海水增溫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也將淹沒西南沿海一帶的陸地,如果再不減碳,海平面最高可能上升1.75公尺。世紀末的台灣將面臨哪些氣候變遷帶來的全面挑戰?
第858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
賴振元
60
土地環境
系列報導:台灣缺水如何解?
文字:林珍汝
攝影:賴振元
2020-12-16
水荒農慌
今年夏天沒有颱風侵台,到了秋天,閃電颱風也只是擦邊而過,讓6月到11月台灣降雨創1993年以來最少雨的紀錄,台灣面臨前所未有的乾旱。
為了確保民生及工業用水,10月份農委會已經宣布桃竹苗1.9萬公頃農田停灌,不過到水稻結穗期才停灌,這是史上一次。雖然農委會祭出每公頃14萬的補助,農民還是怨聲載道。
氣象局預估,一直到明年四月,降雨還是偏少,明年嘉南第一期稻也得休耕。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預估,到世紀末西北太平洋颱風將減少四成,而且春雨也會變少,乾旱將成為常態。但面對缺水的未來,犧牲農民只能是唯一選項嗎?
第677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
賴振元
Share
Tweet
:::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