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食品安全
35
司法人權
食品安全
文字:婁雅君
攝影:賴振元
2017-03-27
蜂蜜別混了
蜂蜜是天然的健康食品,不過摻偽假冒的狀況,不只在台灣是長久以來的問題,在歐盟的評選當中,蜂蜜也被列為第六名容易遭到摻偽假冒的食品。坊間流傳很多辨別真偽的方法,不過這些方法只能識別出全然的假蜜,如果是真偽混摻,就難以辨別。在食安議題特別受到重視的現在,消費者期待產品的認證,能讓他們安心。
不過,蜂蜜的國家標準,卻不能保證買到的產品是純蜂蜜,檢驗的項目顯然出了很大的問題。今年因為天候異常,蜂蜜的產量也銳減許多,市面上已經在喊蜂蜜價格上揚。在這樣的狀況下,消費者所買到的蜂蜜,到底純不純?有沒有摻假?需要特別關注。
第453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賴振元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