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首頁
主題分類
民生
民生
105
醫療公衛
文字:婁雅君
攝影:袁宏書
2024-10-02
分級醫療在宜蘭
您看醫生會跑大醫院嗎?健保署統計,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的就診率,占全國醫療院所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說,台灣民眾即使是輕症,還是習慣到大醫院就醫。
不僅增加醫療支出,也可能排擠急重症救治。相較於全國分級醫療成效有限,宜蘭的羅東博愛醫院很不一樣,他們跟140家基層院所合作,讓穩定的慢性病病患和輕症患者,轉到住家附近的診所治療,下轉率超過50%,遠高於全國的9%。
因為有完善的雙向轉診系統,診所醫師可以直接幫病患掛號上轉,下轉回來的病人,也能透過連線讀取博愛醫院的詳細病歷,掌握病情。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又能給分級醫療政策帶來哪些借鏡,一起去羅東看看。
第871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袁宏書
11
醫療公衛
攝影:周明文
2017-03-23
走出巨塔
前陣子爆發流感疫情,各大醫學中心急診室塞爆了,醫院的病床一位難求,即使衛福部緊急協調二十多間醫院應變接手,大部分的患者和家屬還是寧可留在原來的醫院等病床。
台灣健保一直以來都沒有落實分級醫療制度,政府對地區醫院也沒有加以積極輔導,健保實施,全台社區醫院從原本的568家,到現在只剩下225家,倘若我們再不積極落實分級醫療,未來醫學中心門診將不堪負荷,而重症病人所該得到的照護也會大打折扣。
第438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
周明文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