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首頁
主題分類
民生
民生
70
醫療公衛
文字:婁雅君
2023-03-01
住院共聘看護 行不行
當家人住院時,為了照顧病患,不是全家輪流睡醫院,就是得花錢請看護。但找不到看護或無法負擔看護的費用,卻成為許多家庭的挑戰。
獨立特派員曾製作專題,探討全責照護的需求。專題播出後,有民間團體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推動全責照護,提案很快就通過附議人數。經過四年的努力,住院整合照護試辦計畫上路,全台有40家醫院參與,預計實施2800床。
讓民眾住院,有機會可以共聘看護,比起自聘看護,減少一半以上的費用。衛福部預計試辦三年後納入健保全面實施。只是人從哪來,健保的財政問題如何解決,都是這項政策不能迴避的挑戰。
第790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劉建邦
65
醫療公衛
攝影:鄭仲宏
2021-03-24
傷口不擺爛
上週我們報導居家照顧中的傷口照顧因為政策調整,居服員不再有固定給付項目來替患者進行傷口照顧,不但為許多家庭帶來困擾,更讓家屬瀕臨崩潰。其實醫護指導協同照服員可以成為很好的照顧團隊。但主管機關衛福部表示,政府並沒有說居服員不可以照顧傷口,而是接受家屬請託就可以做,醫護不在場也可以,付費也可以談,大家誤會了。
第691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66
醫療公衛
攝影:鄭仲宏
2021-03-17
傷口不擺爛
政府去年六月規定傷口照顧是醫療行為,居服員不可以單獨進行,只能在有醫師或護理師一旁指導時,可以為患者做傷口照顧。不過這個規定卻使居服員和有需要照顧的家庭陷入風險與兩難。因為醫師或護理師一週或兩週只能來一次。
但需要照顧的老人越來越多,還有些老老人照顧小老人的家庭更是陷入煎熬,有些照服員只好放棄照顧。但患者卻陷入無人照顧傷口的困境,有些照服員好心幫病人偷偷做,但卻擔心被政府抓到違反規定,這是政策期待的結果嗎?來看政策下的兩難,他們該如何是好。
第690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54
醫療公衛
文字:婁雅君
2018-05-21
付不起的照顧
相信每個人都有照顧家人住院的經驗,白天和晚上大家輪班到醫院照顧病人。短期來看問題不大,但是面對高齡化的社會,隨著家中長輩進出醫院次數越來越多,這樣的照護成本,越來越難以負荷。坊間的看護費用,一天都要2200元起跳,對多數家庭來說,更是經濟上的負擔。
20年前,周照芳提倡全責護理的觀念,應該落實在各醫院病房。由受過訓練的照服員,照顧住院的病患,也省去家屬醫院奔波的辛勞。但是這個理念,卻無法在台灣普及。當高齡化社會和照護成本越來越高,全責護理有沒有納入制度的一天?
第546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李金龍
34
醫療公衛
攝影:鄭仲宏
2017-03-27
復能有望 照顧實務指導員
過去幾年,台灣在家照顧失能者引發的悲劇不斷。加上照服員人手嚴重不足,也影響政策推動。於是各地開始考慮發展照顧實務指導員制度,希望培養照服員升級成指導員,提供更多誘因讓照服員留任並貢獻所長,同時又能支持家庭照顧者支持者。
不過這個立意雖然良善,但要一個只受過九十到一百小時的資深照服員去當人家老師,挑戰也很大。全台各地許多地方有意實施這個新制度,其中台東已進展到實驗階段。這個做法能成為台灣長照困境的解藥嗎?一起到台東實地了解。
第466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