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
土地環境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預言世紀末台灣
-
土地環境文字:婁雅君攝影:袁宏書
荔枝不開花
-
土地環境文字:婁雅君攝影:袁宏書
許一個減農藥的未來
-
政治經濟攝影:羅盛達
征戰北極圈 冰與火之道
-
能源問題攝影:周明文
零碳進行式
-
全球脈動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聖嬰再臨 都市發燒
大家一定覺得今年夏天特別熱,不只台灣,全世界都被熱浪延燒,很可能將迎來史上最熱的一年。從四到六月,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已經出現偏暖的現象,全世界的氣候專家都預測,今年底到明年初,全球將迎來聖嬰年。
聖嬰現象雖然是已經存在百年的氣候自然現象,但加上全球暖化的影響,各地都可能出現極端天氣。今年夏天從歐洲到美國、中國、印度都已經出現熱浪,中南美洪災也打亂了農業生產。對台灣而言,聖嬰年如果有颱風侵台,強度可能都偏強,而且聖嬰也可能讓冬天偏暖、明年春雨變多。
就在全球可能因為聖嬰迎來最暖一年時,台灣升溫的狀況已經超越全球,尤其是台北盆地,熱島效應越來越嚴重,都市中心體感50度已經是日常,而且有越來越往郊區擴散的趨勢。我們該如何提早做好準備?
第812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
-
能源問題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抗旱總動員-新水源救援
極端氣候對台灣所帶來的影響,越來越明顯,近年我們正面臨旱澇交替的挑戰,不是淹水,就是像今年的極度乾旱。而氣候變遷導致的水資源短缺,是當今全球各國,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
根據聯合國的調查指出,全球人口中,有40億人,每年至少有1個月會面臨缺水問題,其中有16億人口,沒辦法獲取乾淨跟安全飲用水。數據更顯示,2025年,全球將有18億人口,生活在缺水的地區。到了2030年更嚴重,全球可能有近一半人口的居住地,面臨水荒。
面對水情危機,各國都在開發新水源,台灣也不例外,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政府也特別把水資源項目納入。傳統水資源的來源,已經因應不了水資源的缺乏,而台灣還有哪些相對穩定的水源可以取用?又可以透過什麼方式開發水源呢?
第696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
土地環境攝影:黃政淵
極端氣候之海洋爭戰
-
土地環境攝影:黃政淵
極端氣候之糧食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