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康橋國際學校學生單車環島成年禮,在彰化縣遭汽車逆向撞擊,造成七名學生輕重傷。事後肇事駕駛坦承,駕車前施用海洛因、安非他命、喪屍煙彈等毒品,震驚台灣社會。
事實上,最近五年來,因毒駕被移送法辦的人次,從一年四、五十人次,到了去年已經飆升到2131人次。毒駕快速增加數十倍的原因,不少單位都指向新興毒品依托咪酯,也就是俗稱的喪屍煙彈。它結合非法的電子煙,快速在年輕族群傳播造成濫用。
更令人擔心的是,施用這種新興毒品後毒駕,比起酒駕更不容易取締。這些事件彼此之間的關聯是什麼?為何如此失控?台灣政府該如何解決毒駕危機?
第900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