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政治經濟系列報導:菜市場進化論系列報導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自己的市場自己蓋
大家還記得嗎?幾個月前白沙屯媽祖進香時,祂的鑾轎粉紅超跑來到苗栗苑裡鎮時,突然轉彎到鎮菜市場的工地,成為信徒們的佳談。
其實苑裡這個菜市場已經有百年歷史,在六年前因火災燒毀,殘存一片牆面就被登錄為歷史建築。鎮公所取得各方共識,希望新市場可以保留這些牆面,在原地重建,成為地方的觀光亮點。不過這個重建案,和其他傳統市場很不一樣。
工程流標了兩次,進度拖到災後五年才動工。而公共設施怎麼蓋,決策過程也很特別,鎮公所和建築團隊,廣邀攤商和鎮民參與重建,意見由下而上,希望能蓋出最適合苑裡人期待的新市場。苑裡市場重建修復,經歷了哪些困難?又能提供其他市場改建什麼樣的借鏡?
第860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
藝術系列報導: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字:尹雯慧攝影:羅盛達
台灣竹,築未來
-
-
公共安全攝影:袁宏書
城中城事件之後
高雄城中城事件,造成46死、43傷的重大公安意外,不僅凸顯高齡弱勢者的居住危機,也帶出許多建築背後高風險的隱憂。
營建署去年強力要求各縣市8到16樓以下的H2住宿類建築,要進行公安申報,如果沒有依規定申報,可處6萬至30萬元的罰款。不過到3月31日,第一季申報截止,根據獨立特派員的採訪調查,包括六都與其他縣市,除了城中城發生的高雄市外,申報率大約只有在三成到六成之間。
經過這一輪的全國清查發現,申報率偏低,除了建築物的六項公安設備老舊不合規定外,另一個關鍵原因,就是許多大樓沒有管理組織或管委會,甚至連管理員都請不起,導致無法整合住戶意見,就算完成檢查,後續改造維護經費都成問題。
為了加強執行力道,內政部營建署修正了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增訂罰則,並編列了二千萬,提供地方政府提出輔導申請計畫。六都也在這一波公安申報上,提供不同補助方案。為何申報率仍然偏低?
第798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
-
土地環境系列報導:台灣進入百年強震週期!如何防災與因文字:萬真彣攝影:賴振元
花東918強震/中央山脈下地震密碼
【花東918強震】
台東的關山、池上分別發生了芮氏規模6.4與6.8的強震。地牛不斷翻身,讓全台民眾都飽受驚嚇。學者觀察,這次的地震很可能是有史以來還沒有記錄到的地震序列群,而且是一個活動的盲斷層。
918強震後災情最嚴重的地區是花蓮,玉里中山路二段的三層樓房整棟震倒;高寮大橋被震斷成好幾截;還有許多遊客受困在沒電的山區裡;甚至天然溫泉都震出異相。花東地區老舊的建築非常多,偏偏又是地震頻繁地帶,未來該如何預防房子倒塌帶來傷亡?而台灣是否進入百年地震活躍期或強烈地震的高風險期呢?
【中央山脈下地震密碼】
地震發生後不久,經濟部地調所負責調查斷層人員與地科界的學者們也都趕到主震區進行了解,有的找斷層,布臨時地震站,也有針對地震經過,發生地表破裂或拱起的地區,進行量測與調查。這次地震多數分析指向跟中央山脈斷層有關,不過由於過去這裡發生過的大地震紀錄較少,累積的地震資料有限,必須投入更多調查。
第768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賴振元 -
藝術攝影:袁宏書
紅磚世界72變
紅磚是台灣的傳統材料,早期也經常使用在不同的建築上面,不過紅磚也一度因為是否能承受台灣地震頻繁,沉寂一段時間,被視為是夕陽產業。
但是傳統的建材紅磚,也可以搖身一變,透過不同形式的建築運用,例如歷史、公共建築、宗教、學校、社區大樓以及庭園造景等,成為很棒的傳承。
不過要讓傳統紅磚千變萬化,需要有本事的高手,國內就有一個,平均年齡才二十五、六歲年輕人組成的紅磚團隊。他們各個都是曾經在紅磚競賽上,拿過獎牌的選手,有些人還是國手,代表台灣到國外舞台一較高下,身經百戰。
他們跟不同建材的結合,透過耐震工法及疊砌巧思,讓紅磚藝術之美以及它的獨特,經由一件又一件的作品呈現,延續台灣的紅磚文化。
第736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
2021-11-03攝影:周明文
國產磁磚求生記
民眾買房子時都會很仔細地確認房子的結構與安全,卻很少人會去注意房屋裝潢用的是哪一種磁磚。大部分人挑選磁磚都只會看磁磚的花色及價錢,但磁磚在天氣變化、溫差太大時,因為熱脹冷縮,有些磁磚會發生隆起爆裂的情形,原因除了施工品質,磁磚本身的品質也很重要,像是大樓的外牆,經常日曬雨淋,有時也會造成磁磚掉落,非常危險。
近幾年,台灣磁磚產業因為受到東南亞一些進口瓷磚低價傾銷的影響,讓很多業者相繼關廠,台灣全盛時期,國產磁磚業者有120家,現在只剩下22家工廠在生產。
大量磁磚進口也使市場上的磁磚品質混亂,難以掌控,究竟消費者要如何辨別選購?而國產業者和進口商進行一場反傾銷的角力大戰,結果如何?
第723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深入瞭解一般民眾買房子時都會很仔細地確認房子的結構與安全,卻很少人會去注意房屋裝潢用的是哪一種磁磚。大部分人挑選磁磚往往會比較在意磁磚的花色及價錢,但磁磚在天氣變化、溫差太大時,會熱脹冷縮而發生隆起爆裂的情形。原因除了施工品質,磁磚本身的品質也很重要,像是大樓的外牆,經常日晒雨淋,有時也會造成磁磚掉落,影響公共安全。
近幾年台灣磁磚產業因為受到東南亞磁磚低價傾銷的影響,很多業者相繼關廠,全盛時期國產磁磚業者有120家,現在只剩下22家。大量磁磚進口也使市場上的磁磚品質混亂難以掌控,究竟消費者要如何辨別選購?而國產業者和進口商進行一場反傾銷的角力大戰,結果如何?
東南亞進口磁磚以低於其在國內市場的售價大量傾銷來台,為維護產業權益,陶瓷工業同業公會在2020年1月向財政部關務署提出申請,要求對自印度、越南、馬來西亞及印尼產製進口的陶瓷面磚課徵反傾銷稅。在經過財政部展開調查後, 於2021年7月認定有傾銷事實,9月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也召開會議,認定東南亞4國陶瓷面磚傾銷對台灣產業已造成實質損害。
台灣陶瓷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榮德表示:「現在最便宜的就是印度,價格跟國產的大概有30%到50%的價差,所以很多不重視品牌的建設公司覺得成本低,他就用了。」
根據貿調會調查,東南亞4國磁磚從2017年到2019年持續以12%、6.1%、3.4%的幅度降價,而進口量也因此以超過8%的成長率增加。目前磁磚進口關稅是10%,只要最後審議裁定成立,除了關稅之外,也將分別再對這4國廠商課徵0%到最高20.07%的反傾銷稅。
台灣陶瓷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榮德強調:「磁磚是一個很重要的表面建材,台灣的氣候和習慣,表面地板大概80%都是用磁磚,所以這些東南亞國家的磁磚,如果要進口到台灣,應該到我們中華民國來申請認證它的品質是合格的,才准予它進口。」
從抗折強度、耐磨性到吸水率測試,一般國產磁磚除了品質依據CNS國家標準,另外只要是申請MIT認證,還必須通過廠驗以及產品品質各項檢測,而對於進口磁磚,目前除了外牆壁磚之外,其他的還不需要執行檢驗。
苗栗磁磚工廠生產處協理張慶富說明:「早期的磁磚它並沒有燒這麼高溫,那時候它是陶質的裝飾材,孔隙度非常多,所以會有吸水率,強度也比較差,跟早期的生產技術所生產的產品,事實上是不斷地在創新,不斷地在改變。」
現在台灣磁磚工廠已不像過去會造成很多粉塵空氣汙染的問題,為符合環保標準, 工廠必須投入很多成本,設置各種專業的空氣汙染防制設備,譬如像在燒製過程利用濕式洗滌塔吸收洗滌過濾廢氣,並且透過廢水處理以及廢料回收等設備,以盡量減少對環境的負荷。
國產磁磚業者李錦山注重磁磚的安全性,也試著和研究單位共同研發出符合台灣氣候的功能型國產磁磚,他說明因為台灣是偏熱、燥熱的地方,如果這功能性的產品能夠讓熱的阻絕更優的話,對我們居住的環境也會更好。
國產磁磚業者王騰緯分析目前木紋磁磚的設計考量:「台灣人很喜歡在家有木頭的感覺,我們在磁磚的表現上面去打造出實木的仿真度。我們的創新是針對市場的需求,怎麼去開發、發掘,發掘出來之後,再想辦法提升製程技術、模具技術。」
利用不同美感呈現,藉此搭配室內設計師的需求,但儘管如此,國產磁磚價格與東南亞產品相差30-40%,對建商成本影響很大,而消費者又無從選擇,國產磁磚業者王騰緯認為,現今不公平的貿易障礙,對台灣產業非常不利。
國產磁磚業者王騰緯表示:「在國內生產的磁磚,第一我們要符合環保法規,第二要經過國家標準定期的檢驗、廠驗,反過來我們要銷去他們國家的時候,對方會要求我們要去申請他們國家的標準,還要經過他們當地官員來台灣廠驗。台灣沒有這樣子要求,台灣是磁磚先進來,只要報了關稅之後,他就可以開始賣,不需要經過國家標準的檢驗,沒有定期檢驗的話就不會有品質的把關。」
面對產業困境,國產磁磚積極研發,貼合市場需求,也努力朝安全、設計以及環保一步步累積,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拉高國產競爭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