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
司法人權文字:邱惠恩攝影:周明文
舞者 武者|鑑賞霹靂舞
00:00 單元一:〈舞者 武者〉
本屆巴黎奧運首次納入霹靂舞競賽項目。但你知道嗎?統籌辦理奧運霹靂舞賽事的主席,其實是台灣人–Bboy陳柏均。
陳柏均現年42歲,舞蹈融合了格鬥武術跟太極,舞風獨樹一格,在國際霹靂舞圈相當知名。由於這是奧運史上第一次比霹靂舞,因此包括賽事章程、規範、評分等,全都由他從零開始,一手操刀。
08:59 單元二:〈鑑賞霹靂舞〉
而在巴黎奧運結束後,許多觀眾都可能有些疑惑,看不太懂霹靂舞。或者,為什麼看起來比較厲害的一方卻輸了。
究竟霹靂舞如何分出高下呢?獨立特派員訪問到台灣的國手孫振,以及國手教練蘇志鵬。給不跳霹靂舞、還有平日也不常看霹靂舞的觀眾們,一些觀賞指南。
第873集
文字:邱惠恩 / 攝影:周明文 -
-
-
-
藝術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公共藝術,有事嗎?
-
-
-
體育文字:邱惠恩攝影:鄭仲宏
霹靂舞進奧運
距離明年2024巴黎奧運,已經進入倒數一年的階段。重要的前哨戰–杭州亞運,即將在今年9月23日舉行。
比賽焦點之一,就是新納入的競賽項目–Breaking,中文翻譯成霹靂舞。跳霹靂舞的人則被稱為B-Boy、B-Girl。霹靂舞起源自1970年代的嘻哈文化,是街舞的一種。早年台灣社會認為跳街舞都是愛玩、不念書的歹囝仔在做的事情;甚至戒嚴時期,是不太能公開跳街舞的。
隨著時代發展越來越多元,再加上成為了奧運項目,越來越多人懂得欣賞,霹靂舞超越人體極限的舞技動作以及藝術魅力。
而台灣第一批霹靂舞國手,也正前往世界各地征戰,累積積分,當然也包括即將到來的杭州亞運。這些B-Boy、B-Girl們透過比賽,爭取的不只是個人榮譽,更是像英文名字Breaking一樣,突破一個又一個貼在街舞身上的錯誤標籤。
第816集
文字:邱惠恩 / 攝影:鄭仲宏 -
-
2022-10-12科學新知
你VR了嗎?
虛擬實境VR,隨著網路頻寬、晶片、軟體等技術成熟,設備成本愈來愈低,加上搭了「元宇宙」概念列車,人們再度重視沉浸式體驗、虛實整合新契機,應用也越來越多元。
在台灣,除了大家熟悉的電玩、演唱會等休閒娛樂領域之外,也有不少大學裡的種子教師,正在開拓VR教案。戴上VR頭顯裝置,體驗穿梭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無限可能,例如透過電子顯微鏡、斷層掃描,製作3D影像,轉成VR,走進蜜蜂的家,觀察複雜的築巢行為,還能把螢火蟲的發光器、內部氣管叢都看得清清楚楚。
VR已經成為教學利器,同時還有些不需頭戴裝置的沉浸式體驗與跨域合作正在發生。到底VR對現代生活帶來哪些改變?VR對教學者帶來哪些挑戰?在全球競逐VR商機的同時,台灣的VR產業又是什麼樣貌?
第771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劉建邦 -